第157部分(第3/4 頁)
聽三小姐屋裡伺候的丫鬟說,三小姐醒後就一直說要回李府……好不容易把人給勸睡著了,天一亮卻突然沒了蹤影。”
皇城剛剛經歷一場腥風血雨,國公府也遭受重創,守衛並不是特別森嚴,府裡上上下下都有些筋疲力盡了,三姐又是這麼聰明的的人,她如果決心要走,恐怕沒幾個人能攔得住!
可她才剛剛生完孩子啊,怎麼能就這樣出去了呢!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那孩子怎麼辦,她又該怎麼跟宛平的爹孃交代!
華槿顫抖地將信拆了開來,信中的內容很簡單。
“華槿,不必找我,我想通了自然會回來,替我照顧好哥兒。”
這哪裡像是隻回李府看看的樣子!華槿捏著信,眼淚止不住就流了下來。
池晏封世子的聖旨下來了,他出去接了個旨,回來就看到她泣不成聲,忙問丫鬟怎麼了。
丫鬟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告訴了他,他忙過去輕輕握住了她的手,“你別擔心,我這就讓祖父派人出去找。你姐姐才剛剛生產完,一定走不遠。”
華槿點點頭,拿衣袖擦乾了眼淚,“我去看看哥兒。”
池晏知道她心裡難過,急需有個緩解的地方,也沒攔她,直接去了平國公那裡,讓他派兵出去找人。
平國公聽了先是一愣,而後什麼也沒說,就喊了副將進來,讓他帶了五城兵馬司的人,去皇城四周搜查。
人馬派出去一波又一波,卻一直沒有華杋的訊息傳來,最後連皇上都驚動了,平國公迫於無奈,只能將五城兵馬司的人都掉了回來,留了一隊國公府的暗衛,繼續在周圍搜查。
但華杋就好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國公府的人整整找了一個月,也沒找到半點她的蹤跡。
府裡的人都說華杋肯定凶多吉少了,但華槿始終相信她還活著,對孃家只宣稱,華杋產後身體虛弱,被世外高人接到外地調養去了。
孩子一直由華槿帶著,她給孩子取名,叫李念,取想念爹孃之意。
五月二十七,念哥兒滿月,池晏將他收為義子,入了族譜。
滿月宴那天,有人送了一個長命鎖給他,是用紫檀木匣子裝著的,裡頭還有一個繡著哥兒名字的香囊。
華槿讓大夫看過,裡面放的是驅蚊辟邪的香草,念哥兒面板白嫩,從小蚊蟲就愛叮他……華槿給哥兒帶上了長命鎖,把香包放到了他睡的床頭。
萬安五年,朝中局勢漸穩,平國公辭了首輔之位,由五軍都督範明鴻擔任。
姚琳生下一女,平國公愛不釋手地抱著長孫女去逛園子,結果被尿了一身,舉家皆歡。
轉眼念哥兒週歲,抓周抓了幅畫,平國公笑他以後是要成為大畫師的人,為國公府終於要出位文人,而笑得合不攏嘴。
萬安六年冬至,池晏和華槿帶念哥兒去普濟寺上香,完後去慧明大師禪房小坐,念哥兒由小僧了悟帶著逛寺廟,回來手裡多了串糖葫蘆,問了悟是誰給的,了悟搖頭說不知道。
念哥兒也不肯說,只望著山下某條小道,輕輕地笑。
華槿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道上一個穿著藕荷色比甲的婦人,提著菜籃漸行漸遠,背影隱隱有些熟悉。
池晏從後面走過來,手自然地攬在她的腰間,“是她嗎?”
華槿搖了搖頭,“興許是吧。”
但她沒有派人去求證,靠在他的胸膛,就這麼看著她慢慢走遠了。
耳邊又稚嫩的聲音響起:“姨母,這東西真好吃,您以後天天給我買好不好?”
一雙小手可憐兮兮地揪著她的衣角,華槿失笑,寵溺地摸了摸念哥兒的頭,甜甜地應了一聲:“好。”
買可以,但就是不能多吃,華槿默默在心裡補了一句。
世上很多事,不一定非要探個究竟的,一如她的身世。
【全文完】
敲下這三個字,感觸良多~~覺得整個人都明亮了起來,哈哈哈~
番外會有,休息幾天就寫。如果有什麼漏寫的,大夥兒也記得提醒我,我一併補在番外裡。(未完待續。)
番外:華琴(一)
華府子嗣單薄,華琴又是華老太爺唯一的女孩兒,從小就是被捧在手心裡長大的。
她的嫡親哥哥華銓卻與他不同,母親從小就對他寄予厚望,巴望著他以後能早點考個進士,好光耀門楣,所以不到七歲就被送進了學堂,華琴平常也見不著他。
四歲那年,華琴聽下人們說,碧霄院還住著她的另一位哥哥,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