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說:“管事的嬤嬤前段時間病了,回老家休養去了……”
“管事嬤嬤不在,你們就開始陽奉陰違,欺上瞞下了?”每月這麼多銀子養著他們,難道是白養的?倒不如直接讓莊子上的農婦來管來得實際,至少她們忠厚老實,還不敢有二心。
範氏最不喜歡這種中飽私囊,面上一套,背後一套的人,直接對一旁的江氏說:“今年大半年都風調雨順,沒旱災蝗蟲,收成根本不可能比往年低,而且還低了這麼多。定是這些莊頭管事從中抽了不少油水,虛報了賬目拿來糊弄你。你也不必去細查,看哪個莊子賬目不對,期間又沒回稟災情緣由的,直接換掉它們的管事就是了。”
無論莊子底下的人究竟如何,他這個管事,首先就不稱職了。
就算真的有別的隱情,也不該知情不報。
範氏這種乾淨利落的處理方式,見效快,卻容易讓底下人產生不滿……性子溫和的江氏,是萬萬做不出來的。
此話一出,跪在地上的管事已經開口求饒了。
範氏卻擺了擺手,與他們說:“大少奶奶仁慈,才讓你們在莊子上待了這麼久。想必你們也從中撈了不少好處,念在你們辛苦幫我管了這麼久莊子的份上,我便不一一跟你們算賬了。往後你們好自為之吧。”讓人帶他們出去了。
還與江氏說:“你越是對他們寬容,他們就越會順著竿子往上爬,往後有什麼解決不了的,直接來找我就是。”
江氏受教地點頭:“兒媳多謝母親指點。”
範氏又跟她說了幾處賬本上的錯處,就讓她先回去了。
童嬤嬤這時端了茶進來,低聲跟她說:“少奶奶她還年少,您又何必發這麼大的火,奴婢瞧著都把少奶奶給嚇壞了。”
夫人管家的手段雖然雷厲風行,卻也許多年沒做這麼決絕過了。
直接換了莊子上的管事,那還是她剛剛入華府那會兒的手段。
這些年已經很少用過了。
都已經是當家的主母了,若這點魄力都沒有,以後可怎麼管好這個家。
範氏並不贊同童嬤嬤的話,喝了口茶說:“我這也是殺雞儆猴,替江氏的以後鋪路,也免得底下人總以為她是好欺負的。”
童嬤嬤不由地嘆了口氣,自老夫人把那一老一少帶到禧寧堂以後,夫人的情緒就一直不大穩定。
老夫人雖然明說,那不是老爺的姘頭,卻始終都沒與她解釋,那兩人到底是什麼來歷。
前幾日還親眼看著老爺派鄭忠把那兩人送出府去了。
夫人心裡總歸也是有些難受的……
華釗一進來,就感覺房裡的氣氛有些不大對,範氏坐在羅漢床上喝著茶,神色看起來不是很好,童嬤嬤則在一旁小聲全解。
“誰又惹我的夫人不快了?怎地大白天蹦著一張臉?”華釗半笑著坐到了範氏對面。
童嬤嬤忙給他倒了杯熱茶,範氏看著他就道:“還能有誰,還不是田莊上那些管事,個個中飽私囊,當江氏是軟柿子好拿捏。”
華釗聽了就一笑,“咱們家也不缺這點銀子,你又何必為了他們這些人生氣,平白氣壞了身子。”
範氏嗔了他一眼,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我難道還眼睜睜看著他們亂來不成。傳出去還不得鬧笑話,到時候丟的可還是你大理寺少卿的臉。”
華釗這回不說話了,默默地喝了幾口茶,問她:“老太太可好些了?”
範氏點頭,“已經好多了。這幾日也不知哪兒來的興致,約了不少世家夫人到府裡,一會兒唱大戲,一會兒打牌的,就連我都被折騰的夠嗆,老太太卻還樂此不彼。我們勸她,她也不聽……也不知她身子是不是真受得了。”
在丈夫面前,她說話也沒這麼多的顧忌,直言不諱道:“似乎是為了槿姐兒的婚事……找得也不是什麼特別好的人家,也不知道老太太心裡是怎麼想的。”
華釗聽到這,大致就明白了老太太的意思。
老太太才剛知道槿姐兒的身世,就急著給她找婆家……這明顯是擔心他們把槿姐兒趕出去,想早點給她找個依靠呢。
可他養了槿姐兒這麼多年,怎麼會忍心把她趕出去呢。
範氏這些年雖說對槿姐兒不冷不淡的,卻也從沒有過趕她出府的念頭……老太太的擔憂,明顯是多餘的。
看來還是找個機會,再與老太太好好說說。
不過,槿姐兒過了年也及笄了,倒也確實該替她打算著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