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育,我們便會想到“邊學邊幹是惟一途徑”。對所有參加培訓班的學員,必須在參訓期間積極參與,否則他們就會對培訓材料日漸生厭,最終連你給他們作的展示都會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學習方法要多樣化:遊戲、模擬試驗、一問一答、小測驗、分組討論、案例分析、放映錄影等等不一而足。在自我介紹、打破僵局和建立融洽關係3個步驟上一定捨得花費時間(參見第38招)。�
有側重地設定培訓課程�
培訓課程只能包括必不可少的科目,一定不要多。找出學員們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去選擇培訓課程,這很管用。培訓前先進行一次摸底測試,這會有助於瞭解學員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召集1/8的學員,和他們聊一聊,知道他們想學點什麼東西,然後根據這個再去設定培訓課程。你也可以準備一些書面材料讓他們帶走,使他們能回去後專心地填寫。�
提示�
我們能用所有的感覺器官學習。所以,在學習新知識時,除了用耳朵和眼睛外,為什麼不用用我們的鼻子、嘴巴和手呢?
第四章 非正式團體:不可忽視的若干細節
第38招 建立融洽的關係
大多數專業的培訓師都認為,其培訓是否成功,取決於他們能否在與學員們見面幾分鐘後便建立起融洽的人際關係。同樣,如果你是一位業餘的培訓師,你也必須和大家迅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儘快掌握每個學員姓什麼,讓每個人都知道別人的名字是什麼,並用名字直接互相稱呼,這樣能使大家很快安定下來。一個小小的遊戲節目或者練習,可以幫助大家習慣使用彼此
的名字,這樣可以避免因叫不出人家不常見的名字而產生不必要的交談障礙。一個很管用的辦法便是鼓勵學員們在介紹自己不太常見的名字時,和大家熟悉的一個名字建立某種聯絡。有一個學員就曾這樣做過,他使大家很快便記住了他那難記的名字,我也對此非常感激。他說:“我叫郭拉,把勞拉的勞換成郭就得了。”在英文名字中,郭拉(Guora)很少見,而勞拉(Laura)則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