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的目的已經達到。1月17日,當哈爾西率艦隊再次穿過巴林塘海峽,返回烏利西海軍基地時,他聽到東京電臺向全世界廣播說 :“美第3艦隊被困在南中國海,已成甕中之鱉。”
現在,全無後顧之憂的麥克阿瑟可以放心大膽地收拾山下奉文了。只是他始終搞不清楚:日軍主力跑到哪裡去了呢?
原來,負責菲律賓防務的日本第14方面軍司令官山下奉文改變了大本營和南方軍總司令官一直堅持的決戰思想和作戰方針,當然也改變了兵力部署。
山下奉文上任之初,手中曾經掌握9個整師和3個滿員旅,但萊特之戰打響後,頂頭上司寺內壽一多次強令山下奉文把部隊派去支援毫無希望的萊特消耗戰。所以當美軍真正在菲律賓最主要的島嶼——呂宋島的林加延灣登陸時,作為方面軍司令官的山下手頭只剩下1個坦克師和6個不滿員步兵師可供調遣了。
登陸,登陸(6)
山下奉文十分清楚,美國人佔領民都洛島之後,下一個目標肯定指向呂宋島。在此危難時刻,他能指望誰呢?指望海軍?萊特灣海戰之後,日本海軍已經潰不成軍,剩下的幾艘戰列艦和巡洋艦大都躲在國內和東南亞國家的港口裡不敢出來。在抗登陸作戰中海軍肯定幫不上大忙,只有180艘乘坐一人的水上攻擊艇還能發揮一點作用。指望航空兵部隊?整個呂宋島的飛機不超過200架,雖然大西指揮的“神風”特攻作戰給美國人添了很大麻煩,但畢竟阻擋不了美軍前進的步伐,而且已成強弩之末。在掰著指頭細算了之後,山下奉文決定不在灘頭進行阻擊,也不採取固定陣地死守的辦法,免得美軍發揮海、空優勢,用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把手中的這點兵力一點點地吃掉。他的想法是 :利用幅員廣大的地理優勢,讓開平原,依託山嶽叢林地形進行長期抵抗,把麥克阿瑟的部隊拖入疲憊不堪的持久戰中,直到把美國人拖垮為止。
為此,山下奉文於12月19日製定了新的作戰計劃。該計劃一改過去的決戰思想,不顧日本大本營、南方軍和第4航空軍的強烈反對,把兵力部署的重點從海岸轉向內陸,從決戰轉向持久。為此,他宣佈不再死守馬尼拉城,並把手中的兵力分成三大部分,每個部分應具備獨立持久作戰能力。實力最強的“尚武”集團,由他親自指揮,以碧瑤地區為中心,在呂宋島北部山區堅持“獨立的和長期的抗戰”,在其他部隊的配合下,將美軍主力長期牽制在呂宋島。“振武”集團以馬尼拉東部山區為重點,堅守呂宋中南部地區。“建武”集團主要由航空地勤部隊組成,負責死守克拉克空軍基地及其西面的山地,並阻止美軍使用附近的機場群。第23師和第58混成旅負責在林加延灣阻止美軍的登陸行動。
山下奉文口出狂言:美國人要為奪取每一座山頭,每一條河谷,付出沉重的代價。他甚至宣稱:“我要在菲律賓寫下大東亞戰爭的光輝一頁!”
為了準備曠日持久的呂宋作戰,他親自監督手下用4500輛汽車,把3500噸彈藥、500噸武器、4500噸糧食以及各種被服、照明器材、消耗品、醫療裝置和醫藥、油品運往山中,其中包括50噸金幣。
1月3日,他自己搬出了馬尼拉郊外舒適的兵營,前往幾百公里之外的高山小城碧瑤。
臨行前,山下奉文獸性大發,在馬尼拉中心的鬧市區親自監斬了一大批堅決抗日的菲律賓共產黨人和受麥克阿瑟領導的游擊隊員。隨後,山下奉文乘坐汽車大搖大擺地穿過馬尼拉市區,在街頭老百姓的冷漠目光下,朝山區進發。老百姓恨透了日本鬼子。從11月中旬起,當地居民的糧食已被日軍以各種名義強行徵收一空,城內居民已經開始捱餓了,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戰爭,什麼時候能恢復糧食供應。
與山下奉文差不多同時轉移到碧瑤的,還有編入第14方面軍序列的西南方面艦隊司令官大川中將,菲律賓傀儡政府“總統”拉烏雷爾等人。幾天後,拉烏雷爾就對呂宋島的前景失去信心,深怕被麥克阿瑟抓住,帶著幾個人逃往臺灣了。
至於山下奉文的頂頭上司寺內壽一,早在去年的11月就匆匆離開菲律賓,把南方軍司令部轉移到新加坡去了,而那時候萊特島上硝煙正濃。
山下奉文放棄在水際灘頭,並不意味著他對美軍的登陸行動無所作為。當美軍登陸之時,日軍在忙於從富產糧食的卡加延河谷向碧瑤運送大米,而美軍在鞏固了灘頭陣地之後便開始向內陸進攻,大有切斷馬尼拉至碧瑤公路的勢頭。有鑑於此,山下命令守衛林加延灣的第23師向美軍發動猛烈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