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中的是《青藏高原》,這是一首大歌,也是一首非常適合比賽的歌曲,無疑阿密要拿出大招,而節目組也配合出了一首更具有戰鬥性的歌曲。
阿密踩著恨天高上臺,一身搖滾風格的打扮,前奏一起,所有人都知道這次的《青藏高原》的編曲風格偏向了搖滾,而這樣的風格,從一開始就調動了現場的氣氛。
民族+搖滾,嘶啞的唱腔演唱《青藏高原》!
這給現場的觀眾都帶去了非常新奇的體驗,而阿密的唱功無疑是非常強的,整個演唱大氣磅礴,又燃又爆!
在待戰區聽完阿密的演唱,侯牧雲心裡肯定是有壓力的,無疑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繹,是翻唱《青藏高原》的又一經典版本。阿密的唱功沒話說,能在不定什麼時候爆發出巨大的能量,而這無疑也是侯牧雲將她放在最後挑戰的又一個原因。
這個boss不簡單啊!
花少宣佈選手和導師換位,侯牧雲和阿密擁抱後上臺,長吐了一口氣,摒棄雜念,集中起了精神。
沒有二胡,沒有吉他,沒有鋼琴,侯牧雲這次沒有演奏任何的樂器,這讓觀眾們和導師都很意外。
經過這麼幾期,在大家的印象中侯牧雲最厲害的無疑就是樂器,各種各樣的樂器演奏,而且都是演奏級水準,而這無疑也是給侯牧雲加了很多的分數!
而這一次,第五次挑戰,通關一戰,他卻放棄了樂器的演奏,如何能不意外。
到底是自信還是戰略性失誤?
在所有人的意外中,侯牧雲拿起了話筒放在了嘴邊,在沒有任何伴奏的情況下開了口,一個遼闊而激昂的音色發出,不,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有著兩個聲部的一個音!
同時發出兩個聲部,這無疑就是蒙古族獨一無二的唱法,呼麥!
一個高,一個低,合在一起,寬!
高如登蒼穹之巔,低如下瀚海之底,寬如大地之無邊!
這個聲音一出,所有人的毛孔都立了起來。
伴隨著侯牧雲的呼麥,這個時候伴奏才響了起來。
呼麥唱法基礎結構是一個持續的低音在和它上面流動的的旋律相結合,而侯牧雲這個時候的演唱的高音正是與現在的伴奏相符,而這個伴奏,已然有不少聽了出來。
《opera》!
華譯為《歌劇》,又譯為《獻身於愛》,整首歌曲沒有歌詞,是沙國歌手vitas創作。
相比起vitas另外一首《歌劇2》,《歌劇1》的傳唱度要低了不少,整體的ksy也要低了不少,但聽過《歌劇1》的人肯定都會有同感,那就是後者的旋律要更優美,而沒有歌詞也賦予了一種神秘感。
在華夏翻唱《歌劇2》的不少,翻唱《歌劇1》的也有,甚至有非常出彩的翻唱,比如說在《歌手》第一季的時候就有人翻唱過,但像侯牧雲這樣用呼麥方式翻唱的,在場觀眾絕對都是第一次聽到。
呼麥是遼闊的,但整體給人的感覺是更偏低音的,而《歌劇1》雖然沒有《歌劇2》那麼高的音,但還是一首key相當高的歌曲。
這兩者無疑是有些矛盾的,然而,在侯牧雲這卻沒有半點生硬的拼湊感,沒有任何的違和感,有的只有驚喜和震撼!
在侯牧雲演唱進入副歌時,呼麥猛然高了一個八度,緊接著,低聲部如是火箭升空之後被自然解除安裝了下來,只剩下了高聲部衝入雲霄。
呼麥是喉音的唱法,在“火箭升空”後,侯牧雲將其轉化成更適合高聲部的咽音唱法,聲音從原本的遼闊變得清亮而高飄。
所有人都似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原本是在遼闊的草原上行走,現在則是變成了一頭雄鷹飛翔了起來,拔高,俯瞰見了整個草原!
拔高!
侯牧雲的高音依舊還在拔高,似那雄鷹越飛越高飛入了蒼穹不見了身影,就在此時,整首歌曲結束!
歌曲雖然結束,但餘音繞樑!
侯牧雲放下話筒鞠躬致意,觀眾起身鼓掌尖叫,聲勢極大,但所有人都似乎有種感覺,那就是壓不住那個餘音!
侯牧雲暗自鬆了一口氣,總算是順利完成了。
呼麥的唱法在唱功裡本來就是有的,而之所以選擇用呼麥來演唱《歌劇1》,一是侯牧雲挺早之前湊巧在某個影片裡見到了一位蒙古族呼麥大師用呼麥來演唱這首歌,當時驚為天人,極為震撼;二是因為眼下是通關之戰,這種演唱方式雖然冒險了一些但是極為取巧,也算是他存了一個心機,否則單拼唱功的話想要挑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