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3/4 頁)
轉眼間,時間就悄無聲息的進入到了九月份,學子們都開學了,進入了收獲的季節。對於遊戲愛好者來說這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再也不會動不動就接連在遊戲中遇到小學生了,終於敢去碰王者的排位賽了。對,在很多遊戲愛好者來說,不坑就是收穫。
對於侯牧雲來說,這同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經過三個多月的拍攝,《軒轅劍主》第二季進入了最後的製作環節,也開始了售賣。
同時,《指尖上的華夏》紀錄片也在這期間拍攝完成,完成剪輯後的正片先讓包括顧老在內的工藝大師們先看過,隨後在一群老藝術家大師們的激動中,顧老當天就抱著正片跑帝都去找自己那女婿去了!
為了快速過審,也為了替該紀錄片找一個最好的播放平臺!
第323章 第二季獨播權
《指尖上的華夏》,前後拍攝的時間加起來最多就一個月多一點,對於一部有十期且每一期都是完全不同內容的紀錄片來說,這樣的拍攝時間無疑很容易聯想到四個字粗製濫造。
一般上質量的紀錄片拍攝所需要的時間,顯然是要遠超一般的影視劇的,沒有一兩年的功夫顯然很難呈現出精品來,花個三五年甚至十數年對於紀錄片來說也並非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就拿《舌尖上的華夏》第一季來說,拍攝時間總共有13個月之久,才製作出7期節目,而且是由八位導演同時進行拍攝,別的先不說,所需要的素材就是一個極為龐大的資料。
而到了侯牧雲這裡,一個導演,一個拍攝組,只花了一個月!
自然是很容易讓人認為是粗製濫造。
而事實呢,從這些個工藝大師們的臉上眼裡可以看得出來,這部紀錄片是何等的震撼,就藝術價值而言,絕對遠超《舌尖上的華夏》,至於對於整個華夏的工藝而言,更是一部有著非同尋常意義且這個意義起碼能夠保持數百年甚至在工藝大師們看來將能流芳千古!
當初侯牧雲拍攝紀錄片,這些工藝大師們想著是為了推廣傳統工藝,而現在,說實話,在他們看來傳世意義已經遠大於推廣了。
當然了,這樣的一部紀錄片,能否讓觀眾們喜歡,能否真的起到推廣作品,這些老藝術家們也是不知道的。畢竟,他們不是普通觀眾,無法以普通觀眾的視角來看待這部紀錄片。
如果這部紀錄片能夠推廣,自然更好了。
其實,他們也是情急之下也是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部紀錄片,侯牧雲拍攝的初衷可就是為了推廣而不是傳世,他又如何不知道什麼樣的紀錄片是能夠引起普通觀眾的共鳴。
侯牧雲將紀錄片正片交給了顧老後,就沒有再繼續去管這件事情了。他很清楚不用自己說,顧老這些老工藝大師們肯定會用盡一切辦法去讓這部紀錄片以最好的時段和最好的平臺播出的,別個工藝大師們有著什麼樣的人脈侯牧雲不知道,但一個顧老也就夠了,有個女婿在監管全國境內所有廣播電視媒體的某局擔任要職,反正各種事情也不叫事兒了。
至於這部紀錄片能給侯牧雲創造多少的利潤,侯牧雲現在也是對此沒有任何的想法了,能有多少的授權費就拿多少,沒多少去在乎,畢竟,真論起錢來,這段時間這些工藝大師們送給自己的“寶貝”價值就可稱連城了。
這不,今天讓這些工藝大師們看過正片後離開的時候,這車後備箱又塞滿了,這是繼宣城之後的第多少次侯牧雲也真是搞不清楚了,反正,現在楚晴住的地方以及另外一間給侯父侯母住的別墅都塞滿了。
本來啊,侯牧雲是想著將這些寶物當成擺設裝飾的,但這前後也太多了,都要擱起來當裝飾的話,實在有點不好看啊,只能是在另外那個別墅專門收拾了一個大房間出來當成了“藏寶室”。
“又這麼多?”
楚晴看到侯牧雲回來後搬著東西,有些哭笑不得:“你就不能不收啊,再這麼下去,估計要專門收拾一間房子來放這些了。”
侯牧雲笑道:“長者賜不敢辭啊!關鍵是,我要是不要,那些老爺子得和我急眼啊,我是不敢和他們掰扯的,還不如都收了乾脆。”
“你這話要是讓外面的人聽了,不得打你!”
楚晴無奈,幫著一起搬:“再這麼下去,真能弄個小型博物館了。”
侯牧雲眼睛一亮:“誒,這主意不錯。”
楚晴無語:“你還真這麼想啊。”
侯牧雲想了想:“這還真是個辦法,但不是博物館,就算是個雜物館吧,私人性質的,除了這些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