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頁)
發覺得自己臉上有些發燙,輕咳了一聲後,所幸也就將這臉給拉到了底,哈哈笑著說道:“老朽是真不怕你笑話啊,老朽這啊,還真不知道該有什麼讓你去做的。近些年來啊,我們也嘗試過各種的方法來推廣和宣傳,但效果都不算好。在這方面啊,還是你們年輕人的腦子會靈光一點,也肯定知道以什麼樣的方式是最適合推廣和傳播的……。吧?”
說完後,顧老的臉顯然更紅了。
侯牧雲聽明白了,倒是不覺得有什麼,甚至腦子也迅速的浮現出了一個想法,而且越琢磨覺得越合適,非但能夠推廣和宣傳傳統工藝,還能夠為自己賺取一定的積分,另外,也算是能將前段時間一次性十連抽抽出來的那十種與傳統工藝有關的技能卡給利用起來。
只不過,需要付出一些代價,額,也就是時間。
腦子裡快速過了幾遍,覺得挺值,也有意義,便說了出來:“顧老,我這倒是有個想法,可以將咱們傳統的工藝整合出一些大類後,統一拍攝一部紀錄片。”
“紀錄片?”
顧老微微遲疑後:“小侯啊,關於華夏工藝的紀錄片我們也拍攝過,只是效果甚微啊。”
侯牧雲自信笑道:“我拍攝的自然與其他人拍攝的不同,不說引起轟動,但效果立竿見影是肯定的。”
顧老想了想,一笑,道:“那你有什麼需要老朽幫忙的儘管說!無論是資金還是人員以及其他方面,老朽還是有點薄面的。”
侯牧雲道:“別的不需要,倒是拍攝場地需要您幫忙,我需要去一些傳統工藝的中心區域和重點地方取景。”
“這沒問題!”
“那我先準備準備,到時候再聯絡您!”
“好!”
三言兩語之間將拍攝紀錄片的事情給定了下來,定下來之後,說實話,侯牧雲自己都有些期待與興奮。(未完待續。。)
第311章 選角與挖角
對於紀錄片,說實話,顧老是不看好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關於華夏傳統工藝的紀錄片拍攝的不在少數了,小製作的有,大製作的也有,還請了很多的著名手藝人和工藝大師參與了其中,但結果,不用說,收效非常低,說的更嚴重一點就是他們工藝人們的自娛自樂!
但對侯牧雲,顧老還是看好的,他知道侯牧雲曾經靠著直播就能帶動大量人去學習二胡與剪紙等的事情,可以說是寄予了厚望啊。
當然了,不看好又能怎麼樣。
讓侯牧雲幫忙是他提出來的,辦法讓侯牧雲想也是他提出來的,現在侯牧雲說出了方法,他再怎麼拉下臉也是不好拒絕。
顧老是不好拉下臉來拒絕,不過還是拉下臉來做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向侯牧雲求字。
顧老是製陶大師,本身在繪畫方面也有著非常高的造詣,書法方面也是一個行家,特別是眼界相當高,對於侯牧雲的字是非常喜歡的,甚至可以說非常推崇。
華夏書法家不少,能寫成神形具備的書法大師也有一些,但能養出勢來的字可真沒幾個。
顧老是很想不通侯牧雲這樣的年紀是如何達到這樣的境界的!
想不通歸想不通,求一幅字是一定要的。
“小侯,老朽厚臉向你求幅墨寶。”
顧老這次臉色倒是好了許多,並沒有那麼多的紅:“寫什麼都行,最好是寫‘倚老賣老’、‘為老不尊’。”
侯牧雲聽得出來顧老這麼說算是為剛才的裹挾道了歉,話雖這麼說,字肯定是不能這麼寫。
楚天這邊筆墨紙硯都有,已經為侯牧雲準備好了,他自己也準備留幾幅,送人或者自己收藏。
“大化有四,老當益壯;君子三戒,皓首雄心。”
顧老讀出了侯牧雲寫好的這十六個字,眼睛放著光:“字好,意更好!小先生,老朽受教了!”
顧老又回到了最初的稱呼,對著侯牧雲拱了拱手,待侯牧雲落了款以及墨幹了之後,小心翼翼的收了起來,對於這幅字顯然是非常喜歡。而“受教”二字,顯然不只是因為字好,更因為意好。
大化有四出自《列子無端》:“人生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耆也,死亡也。”
君子三戒出自《論語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這兩句與老當益壯、皓首雄心放在一起,自是有明顯的衝突,說小一點是生命可逆,說大一點是與天鬥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