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了幾張凳子之外幾乎沒什麼傢什,並給人很破舊的感覺,但是從牆上的壁畫、屋頂的結構和門窗上還依稀看得出原來曾經的華麗與堂皇。他正琢磨著這是個什麼地方的時候,只見昨夜的那名道士從後間屋走了出來,猛一見他站在堂中,愣了一下便道:“無量佛,原來施主已經醒了,貧道正要去檢視一番呢。”
李誠龍見狀,還了一揖道:“道長您好,我也是剛醒,打算出來看看。敢問這裡是什麼地方啊?又是什麼時代?我又怎麼會在這裡呢?”
那老道向前走了幾步一讓,示意李誠龍在牆邊的椅子上坐下,然後待李誠龍坐下後才又道:“怎麼施主您忘記了麼?現在是大明洪武十六年那,這裡便是福安村,我們昨夜說過的。”
李誠龍聽罷這話心中一涼暗道:“遭了,看來我真的是回到了明代,而且是明初的戰亂年代,這可怎麼是好啊,也不知道裴慶和金慶峰怎麼樣了。”他正想著,那道士見他似乎還沒有清醒便又道:“看來施主是真的忘記了,那貧道再說一遍吧。”
李誠龍正尋思著,忽聽他這麼說,趕緊答了一聲:“唔,不好意思道長,我現在是有點不太清醒,還望道長告知。”說罷又作了一揖。
那道人還禮,然後又道:“施主,您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在山海關南面四百多里的福安村“呼家祠堂”的正堂,你原本是昏迷在海邊的,後來被本村人發現,才將你帶回來的,你來時便已昏迷不醒,昨夜你曾醒來一次,貧道等幾人曾同你對過一段話,後來施主您又氣血上湧暈了過去,直到今日醒來,這便是大致的過程,您聽清楚了麼?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福安(4)
李誠龍聽罷道:“多謝道長,我明白了。”本來他想將自己遭受雷擊,然後昏迷,又稀裡糊塗的來到明朝的事情和盤托出,但是他此刻留了個心眼,擔心這些事情一旦說出,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誤會,於是他還是忍住了,沒有說出來。
那道人見他若有所思的樣子,頓了一下然後道:“施主,想必您幾日沒有吃東西,已然餓了吧,待貧道給你弄點吃的吧。”
李誠龍聽他這麼說,不禁有些不好意思,於是道:“還未請教道長大號,已然失禮至極,怎還好去吃喝呢!不如還是別過,待我改日再來答謝道長的救命之恩吧。”說罷起身便要走,說來也巧,他剛一起身,這不爭氣的肚子便咕咕叫了起來。
那道人聽罷哈哈一笑道:“李施主,您又何必客氣何須隱瞞呢?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晃啊,現在看來這話果然不假,要不您的肚子怎能將您出賣了啊?來,請隨我到後堂,正好我這還有些飯菜,您就將就著吃些吧,想必您也多日不曾吃飯了,也免得您飽受飢餓之苦。”
本來李誠龍聽見自己肚子響便覺很尷尬,但見他這麼說,加之真是有些餓的受不了,於是他又道:“道長,真是不好意思,看來如今我只有打擾您一番了。”話未說完,只見那道人將手一擺笑道:“好了,施主麼說這些,請跟我來便是。”說罷那道人起身,轉身衝後堂去了。李誠龍見狀,也只好趕緊起身,跟著那道人往後堂走去。
穿過正廳的後側門一轉,李誠龍和那道人便來到了祠堂的後院,李誠龍抬頭一見,好傢伙,這祠堂還真的很大。原來在正堂的後面還有一進院子,兩面是十幾間廂房,然後正中是一個約有幾百平方的青石板鋪就的院子,兩側垂柳成蔭,正堂後面正對著的還有一間略小的廳堂,雖然也顯得破舊,但是一見便知道這不是一般的廳堂。
待那道人走到最靠前面正堂的左首一間廂房門前,一推門走了進去,李誠龍見狀便也跟了進去。進來一看,而是幾平方的屋內並無什麼陳設,只有靠牆的兩座灶臺,一個存放碗筷的架子和一張放在門口不遠的破舊的桌子和幾把椅子。
李誠龍只見那道人揭開鍋蓋,拿起一個粗磁碗,盛出一碗也不知用什麼煮的湯放在桌上,然後又從架子上的一個破布下拿出兩個饅頭遞予他道:“李施主,貧道這裡也沒有什麼好嚼穀,將就吃一下吧,見您這樣,便知是嬌生慣養慣了的,也不知道您能不能吃慣。”
李誠龍見他這麼說謝了一下道:“道長您這回可走眼了,其實我還真不是嬌生慣養慣了的,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啊。”
那道人聽他這活不禁疑惑問道:“您說什麼?農村走出來的?”
李誠龍見狀一愣便知在他這個時代還沒有農村這個詞,於是他趕緊道:“噢,農村就是指像福安村這樣的村子,我說慣了的,您可能是不太瞭解。”其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