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部分(第2/4 頁)
眠時間不是很多……嗯,讓小夥子們休息一下!他們這樣會嚇著奧古斯城的美麗少女的。”
“呵呵,閣下真是睿智,下官佩服!”比埃爾高興地一個立正,大步走出了房間。
……
……
午後不久,福斯那頓親王一身普通便裝,帶著少數幾個僕人溜進了海格拉德斯的營帳。
沒有過多的客套話,海格拉德斯一就丟出了最大的誘人籌碼,結果把有點心理準備的福斯那頓親王都嚇住了。
根據海格拉德斯的說法,希洛王國將單方面接受海格拉德斯個人的議和,並協助海格拉德斯此後所進行的“國內改革”。按照這一基本的合作原則,海格拉德斯將保證他所統帥的普洛林斯軍不對希洛王國繼續進行攻佔,保證希洛王國的獨立,並駐紮“適當地兵力”保護希洛王國的王都安全。釋放這段時間被俘的好幾萬希洛王國軍俘虜和歸還繳獲的軍備,甚至同意在“國內改革”完成後,歸還幾年前被普洛林斯共和國侵吞的塔恩河東岸幾百裡國土,並在“適當情況下享有海格拉德斯為兩國創造的額外利益”,而代價,就是希洛王國不得接受最高元老院的任何外交交涉(表面上進行拖延),並派遣王室成員在海格拉德斯軍中擔任“友好外交特使”。
條件幾乎寬厚得讓人無法想象,雖然海格拉德斯暗示自己將至少保留五個軍團在奧古斯城附近“參與防務”。但福斯那頓也理解這一做法。其實在出來前,自己的哥哥就已經猜到了海格拉德斯地想法,海格拉德斯和最高元老院的矛盾已經越來越明顯了,擁有廣大民心支援和強大軍事力的海格拉德斯的“國內改革”遲早會爆發,如果希洛王國能和海格拉德斯建立關係,那對國家的安全將很有用。起碼不會像現在這樣直接面臨亡國的危險。
簡單明瞭地和平條約在幾個小時的往返詳談確認後終於變成了白紙黑字。隨著海格拉德斯的私人信印和希洛王國的王室信印落紙,海格拉德斯和福斯那頓親王都笑著舉起了酒杯。
大陸光明歷2772年(新曆2年),四月十八日,希洛王國國王彭斯麥宣佈“投降”並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併發公文通告各地亂做一團的王國駐軍原地待命。海格拉德斯統帥的十六個普洛林斯軍團分成了兩支,其中五個軍團三萬餘人駐紮在奧古斯城附近休整並移交希洛王國戰俘,海格拉德斯則親率十個軍團六萬三千人東行,準備前去匯合大執政官馬庫薩的三個軍團一萬八千人。
四月二十日,魯修斯聯合王國攝政王雷恩。威拉斯托爾在接到普洛林斯共和國最高元老院的拒絕信函後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邊界的六個魯修斯軍團全力戒備。另有早幾個月就在內地遍練結束的四個魯修斯軍團也開始朝西北邊境移動。銀狼地魯修斯集團十五個軍團則早早地就在法蘭科羅將軍的指揮下提前完成了軍事準備。面對兵力高達二十五個軍團十六萬人地銀狼-魯修斯聯合軍,普洛林斯最高元老院大為震驚。駐紮在和魯修斯聯合王國接壤的三個普洛林斯軍團官兵更是驚恐萬分。
同一日,凱恩斯帝國皇帝地討伐軍的主力、十一個野戰軍團七萬人從留塞利德郡厄裡米亞城出發繼續西進。並在兩日後同前來攔截的貴族反叛軍七個軍團四萬人發生激烈戰鬥。戰鬥中帝國皇帝親率皇家騎士團發起大規模突擊,當場擊斃貴族反叛軍總指揮、前帝國軍務次大臣、現在的偽軍務尚書哈肯伯爵。戰鬥持續一日,四萬反叛貴族軍陣亡八千餘人,殘餘近三萬人被俘,其中包括大小貴族六百餘人,入夜,大部分被俘的反叛貴族都被憤怒的特里希利斯釘死在留塞利德郡通往科尼查爾郡的官道兩側,其餘俘虜官兵宣佈歸順並接受整編加入了帝國討伐軍。
四月二十四日。在欣喜得知希洛王國宣佈投降之後,普洛林斯共和國最高元老院一邊急令希洛王國侵略軍急速回國。一邊下達國家最高動員令,並授權包括羅斯塔爾省、烏達利爾省在內的幾個人口大省地首府地方執政官進行新一輪大規模農奴特赦和徵兵工作。
四月二十八日夜,凱恩斯帝國科尼查爾郡首府尼爾斯堡以東一百里。
略微起伏的平原上,駐紮著一支九萬餘人地帝國軍,這是帝國皇帝特里希海利斯的帝國討伐軍主力。
雖然幾日前取得了重大勝利,擊斃這次貴族反叛頭目之一的哈肯伯爵,並透過收編讓自己的大軍增加到了十五個軍團九萬兩千人,但特里希海利斯卻並不開心。
寬敞的中軍御帳早就放棄以往那種奢華的佈置,除了表面的光鮮和外面依然森嚴的護衛外,營帳裡的陳設居然出奇的簡單。一張大大的桌子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