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第1/4 頁)
號角聲響起,除了原地等待皇帝回城的帝國軍外,幾千普洛林斯軍圍著他們的統帥朝西而去。
就一直坐在果園裡,看著天慢慢變灰、變暗,皇帝已經感覺自己地身體麻木了。唯一還有感覺的,就是那沉重的心跳和腦子裡不斷迴旋的回憶。
此時,艾麗瑟瑞娜已經帶著她的衛隊悄悄離開了普洛林斯軍營,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但也沒有任何普洛林斯軍官兵阻攔。
遠在帝國本土所發生的事情,終於從米亞斯王國軍官兵的口裡傳到了凱恩斯帝國軍官兵耳中,整座吉爾利蒙城似乎在某個時刻開始凝固。
城頭上年輕的帝國軍士兵口瞪目呆,傻傻地望著西面。或者彼此圍在角落議論紛紛,臉上都帶著落魄地表情,下級軍官們不再呵斥士兵們這種喪失鬥志的行為,只是默默地注視著官階更高的軍官,從士兵到軍官,一種失去了所有豪邁和不屈的絕望在一級級朝上傳達。
還沒等帝國皇帝回到城裡。連續的慘重損失後經過整編的兩個米亞斯王國軍團近一萬一千人擅自開出吉爾利蒙城北門,踏上了返回本土地道路。私下照會普洛林斯軍總指揮海格拉德斯的結果,就是得到海格拉德斯的諒解並保證米亞斯王國軍在撤軍途中不被攻擊,於是這支殘留在普洛林斯共和國境內的米亞斯王國軍甚至把所有的傷員都帶進了隊伍,以避免和吉爾利蒙城一起埋葬。
米亞斯王國軍的總指揮還是留下了他們國王的秘密公文,就是允許在特殊情況下,帝國皇帝可以帶軍(如果依然有軍隊支援的話)進入米亞斯王國境內休整。
這個訊息還是洩露了,一向在米亞斯王國軍面前得意非凡的帝國軍士兵忽然發現自己有可能淪為“難民”而被長期輕視的盟國軍隊譏笑,那份恥辱和痛心地感覺幾乎在一定時間超過了帝國內亂帶來的恐慌。
到了黃昏地時候,吉爾利蒙城內就只剩下了六萬七千餘人的帝國軍。其中一萬八千餘人都是無法作戰地傷員。
拒絕了海格拉德斯的私下停戰意向的皇帝,一回到城裡就宣佈了他的最新聖旨。要求所有帝國軍討伐叛逆,為帝國皇太后報仇。並當場頒佈了一長串“不可饒恕並要用最殘酷的方式去毀滅掉的骯髒之人”的名單。
對此,依然在表面上還尊奉特里希海利斯為帝國皇帝的將官們保持著默然態度,因為他們知道,除了這座城裡地軍隊,基本這道聖旨已經對帝國境內的駐軍沒有多大意義了。就連傻子都猜得出來,特里希海利斯目前這點軍隊,別說是打回帝都,恐怕連眼前地海格拉德斯的圍困大軍都應付不了。
而唯一還保持著憤怒復仇心態並當場表示要血戰到底的只有皇家禁衛軍官兵和三個帝國近衛軍團兩萬二千人。這些幾乎全由帝國皇室精心選拔栽培計程車兵對著帝國皇帝和帝國皇太后有著無比的忠誠,尤其是皇太后的去世讓官兵們第一次拋去了男子漢應有的穩重。痛心的哭泣和憤怒的咆哮在軍營和城頭上此起彼伏。軍官們這時候才愕然發現,原來他們愛戴那位皇太后還遠遠超過身邊這位冷酷偏激的皇帝,也是本著這份皇帝母子血緣關係,他們才保持著最後的團結和對皇帝的忠誠。
晚八時,海格拉德斯的最後通牒送進了城,要求帝國皇帝投降,並保證所有帝國人身安全,甚至暗示可以原封不動地把這幾萬帝國軍“護送”到邊境去。
帝國皇帝幾乎只看了一眼那文書,就當場丟進了火裡。
也許這條路,對眼前所有希望活著回國,或是想要打回帝國懲罰叛逆的帝國官兵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特里希海利斯卻無法容忍這種意味著“喪失所有尊嚴的乞討”。
“朕會帶著你們打敗海格拉德斯,然後光榮地回到帝國,最後把所有朊髒而愚蠢的人絞死在你們凱旋的大道和城門旁!”
這是皇帝在城頭上對著士兵們說的唯一一句話,然後他依然回到他的簡陋行宮裡去了。
晚九時,海格拉德斯的十五個精銳軍團八萬七千人撲到了吉爾利蒙城下,做出了即將攻城的姿態,城裡的帝國軍終於在壓抑的沉默後爆發了騷動。除了嚴守崗位的三個帝國近衛軍團和皇家禁軍兩萬兩千人外,多達兩個軍團一萬二千人的帝國官兵吵嚷著要回家,將軍們躲到了指揮部死活不表態,士兵們就推舉出代表要求面見帝國皇帝。
“陛下……帝國官兵情緒不穩,臣等領軍失職……”軍中資力最老、曾經擔任過北線集團總指揮的帕拉迪斯將軍走到了皇帝御案前,“請皇帝陛下寬恕士兵的犯上不敬。”
雙手靠在桌面支撐著額頭,這樣的姿勢僵硬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