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把黃旗,城中楚軍看到,便會出城繳械了。
幾番旗號過去,城中楚軍緩緩而出。秦軍方面也派出千名軍官指揮楚軍士卒到指定的位置去。楚軍被分割成五路,五百主將以上軍官都必須站在隊伍前頭。
首席矮桌上放著兩杯茶,王翦與負芻邊說些無關痛癢的話,邊喝著茶。這時,一名軍官走進帳來,報告說楚軍已經繳械完畢,聽候大將軍指示。王翦慢慢喝了口茶,彷彿很是不經意地說道:楚軍五百主將以上軍官就地斬首,其餘士卒遷往西北臨洮、九原、北地、雲中、隴西五地,與罪民同等待遇,可以軍功贖身。
負芻手一抖,險些把杯中茶灑出來,忙道:大將軍難道不想遵守對壽春城秋毫無犯的諾言了嗎?王翦道:我在信簡當中說過,只要楚國投降便對壽春百姓秋毫無犯,秦軍一定會遵守這個諾言的。可是楚王你應該知道,楚軍骨幹是不會真心歸秦的,即使你負芻歸降也是如此,秦國大軍一走,我恐怕他們就會起來造反呀!
王翦又從桌上拿起一卷竹簡遞給負芻,上面刻了三十幾名楚國文、武大臣的名字。他說:秦國承天命統一天下,簡上所列之徒逆天命而動,策動楚國軍民反秦,傷害無辜者無數,實屬罪大惡極。上面標有紅圈的,當斬首無赦,沒有紅圈的,罪尚可恕,需遷往秦國,感受秦風,以便真心歸秦。你過目吧,看看有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負芻顫抖著接過竹簡,看著上面所列姓名,如聞音容笑貌,他們是楚國精華,如今就要喪命於秦軍屠刀之下了。看著看著,一顆一顆眼淚滴在了竹簡上面。負芻有些悔恨,為什麼要活著到王翦這裡,受此奇恥大辱?
負芻默默把竹簡還給王翦,知道說什麼也是無益了。王翦對楚國國史稍有了解,楚國曆來國力強盛,君王桀驁不馴,子民勇敢血性,今天到了如此之田地,實在是不堪回首。王翦輕嘆了口氣說:楚王就留在秦軍大營中吧,三日之後,隨王翦一起入城。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五章 秦繼周德(8)
項妍在自己的小屋子裡轉了一圈,看看還有什麼落下沒收拾進包袱裡的東西。前幾日,大將軍項燕府裡來了不少秦軍,勒令這裡的人搬出宅院,騰出來給秦軍士卒住。想到這裡就要住進渾身臭烘烘的秦國大兵,項妍把床上的紗帳狠狠扯了下來,扔在地上,把帶不走的器物都摔得粉碎。
楚王負芻投降之前,叔父項梁因為是大將軍項燕的兒子,留在城中恐怕保不住性命,便逃到越地去了。臨走時,項梁覺得侄子項羽是塊打仗的料,便將他一起帶走了。按照秦王的命令,項家剩下的人將遷到秦國都城咸陽去。
項妍懶洋洋地把東西搬到停在門口的馬車上,這輛馬車要把全家拉到城西面的一處草房子去,那是項家一名家奴提供給落難的老主家的。
楚軍放棄抵抗之前,壽春城裡面十分恐怖,梁城等幾座大城戰役的慘烈情形楚人戶戶皆知,都決心拼死抵抗秦軍。但不知怎麼回事,有一天早晨,大街上是一隊隊的秦軍士卒在巡邏,楚軍士卒一個都不見。街上貼出了告示;大家才知道;楚王已經投降了。楚人都房門緊閉,不敢走出房屋。可幾天過去了,秦軍士卒只是在外面走,沒有闖進民宅,也沒有搶奪平民的財物,要知道,壽春城中聚集了天下奇珍異寶無數。
項妍坐在去城西的馬車上,看著周圍的景緻。秋天來了,壽春城裡繁花似錦的景象彷彿一去不復返。一隊隊秦軍隊伍在大道上走來走去,楚國百姓悄悄地走在道邊,低著頭。所有的一切既平靜又壓抑。人們在外面不太說話,只是點點頭,便擦肩而過。
項妍坐在馬車上,靜靜地打量著經過身邊的秦軍隊伍。秦軍士卒的模樣與壽春一帶楚人不一樣,他們面板粗糙,個子也比楚人高大一些。他們神情呆板、沉悶,偶爾看過來一眼,卻又極兇悍,讓人不免有點心驚肉跳之感。項妍總覺得他們不太像人,而更像某種野獸。
壽春城裡彷彿變了個樣子,不再是記憶中那樣可愛可親了,到處都很陌生。大道也不平整,載著自己的馬車一路顛簸,搖得人渾身難受,還有那個破爛骯髒的去處,想一想就很絕望。
前面的大道中間站著一隊秦軍,不知在幹什麼,簇擁著一輛戰車,上面站著一名秦軍軍官,正對下屬交代著什麼事情。項妍看到他無意地向這邊掃了一眼,便收回目光。但馬上,他好像發現了什麼讓他吃驚的事情,使勁抬起頭,無所顧忌地盯著項妍的臉。而且,讓她很不舒服的是,那人竟然有一隻灰藍色的眼睛。
項妍厭惡地皺了皺眉,轉過臉去,冷冰冰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