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頁)
還波及到了離糧倉不遠的馬廄,使停在那裡的數千駿馬都受了驚,然後滿城亂跑。
如此一來,當西涼軍想乘馬出城時,許多人壓根都找不到馬了。失去了坐騎的騎兵,在戰鬥力和移動速度上甚至都不如步卒,所以最終能隨華雄殺出城去的,也就只有兩千或本身戰力就不俗的人了,只不過這些人多半也是徒步前進,也沒有了戰馬代步。
直到出城十多里,貌似已經安全之後,華雄才回首看向身後的陽城,滿眼的不甘和憤怒。這是他從望垣硤展露鋒芒以來首次嚐到失敗的滋味,而且是敗得這麼慘,將之前所累計的那些勝利都給抵消了。
一萬多jīng銳,就這樣折損殆盡了,只有身旁這不到兩千名灰頭土臉,狼狽萬分的人馬跟隨左右,這卻如何回去跟主公交代哪。同時他也不無後悔,悔自己不曾聽馬越之勸,若是早一rì離開陽城,那即便城池不保,這些人馬總還在的。可惜,一切都已成了定局,再也無法改變了。
就在華雄感到悔恨交加,倉皇而不知接下來該如何是好時,身後卻傳來了陣陣馬蹄聲,同時又有大聲的呼叫隱約傳來:“拿住華雄……莫要讓他給跑了……”卻是孫堅軍在奪下陽城後依然不肯放過華雄他們,緊追上來了。
原來,在奪下陽城,發現城中抵抗已很是微弱後,孫堅便留下程普和黃蓋兩將帶主力收容降卒,滅火守城。而他自己則帶著韓當二人,率三千人馬向華雄突圍的方向追趕了下去。因為他覺得只取下陽城還不足以讓聯軍中的其他將領對自己刮目相看,還應該將連續擊敗聯軍多路人馬的敵軍將領也給拿住了,方才顯出自己的能耐來。
聽到追擊者離自己越來越近,顯然對方有不少的騎兵,華雄終於命還在前逃的人馬停下了腳步。再跑下去也會被敵人追上,那還不如拼死一搏呢!這一刻,華雄拋開了之前的悔恨心情,重新振作jīng神,提刀迎敵。
這支西涼勁旅到底是jīng銳之師,即便是如此時候,依然沒有亂了方寸,在華雄一聲令下後,開始集結成陣,回首迎擊。
此時,時間已過四更,天sè已有些矇矇亮了,雙方軍馬很快就能看到了對方那隱約的輪廓。在各自一聲吶喊之後,兩路人馬便對沖,撞在了一處,一場廝殺再度展開。而華雄更是咬緊鋼牙,將手中刀舞得虎虎生風,直朝對方那幾名主將處殺奔過去。現在他的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將那奪了自己城池的敵軍主將孫堅殺死以洩心頭之恨。
??????????
陽城的火光和殺聲驚動了本已就寢的袁術,當他得到稟報,說可能是孫堅軍已奪下該城之後,心裡便是一沉:“當真看不出來,這個江東蠻子竟有如此能耐,短短几rì時間,就將我們各路人馬數月都未曾取下的陽城給奪下了。不成,我不能讓他一人獨佔了功勞。”
拿定主意後,袁術便下令大軍開拔,朝陽城而去。同時地,其他幾路人馬也已得知了這個結果,在感嘆之餘,也有人採取了和袁術一樣的方針,立刻派遣人馬急馳陽城,好歹也要在奪取陽城一戰上搶出點功勞來。
而他們的這些舉動全都落在了才剛剛加入到關東聯軍的曹cāo的眼裡。
自從偷偷離開洛陽後,他幾經輾轉,才終於回到了家鄉陳留。然後在自己的家鄉廣散家財,招募四方勇士,也把原來的故舊好友召集在了一起。經過幾月的準備之後,曹cāo也終於拉出了一支jīng銳之師,足有五千之眾。
不過這五千人在如今的中原大地實在太過單薄,難以有所作為,所以曹cāo就選擇了投靠昔rì的好友袁紹,加入了這支以討伐董卓為名的關東聯軍之中。
對於他的到來,袁紹自然是很歡迎的,不但是因為他們二人關係不淺,而且也因為曹cāo此人的能耐是他所瞭解的,他也希望將曹cāo收入麾下,那樣對他將來的發展也是大有好處的。
不過對於袁紹的拉攏,曹cāo卻不怎麼放在眼裡,因為他有更大的志向要去完成,豈甘心居於人下呢?只不過如今還需倚靠袁紹,他才不得不暫時虛與委蛇。
今夜,當曹cāo看到各路人馬為了一個奪下陽城的功勞而醜態百出時,心裡的這個決定就更堅定了:“這些所謂的一方諸侯無論是才能還是氣量都還不足以為朝廷平定四方之亂,我曹cāo決不能與他們為伍。終有一rì,我將把他們一一消滅,護我漢室!”
“大兄,你對這些人的做法有什麼看法?”看到曹cāo站在帳前,遠眺著那些正在出兵陽城的各路人馬,一名敦實的漢子上前問道。此人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