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頁)
“韓約,你為何要這麼做,你一定會後悔的!”北宮伯玉看著再次挺刀逼上來的韓約,只能用言辭來進行拖延。
但韓約卻不為所動:“後悔?我只後悔當rì怎麼會投降了你們,鬧得現在只有殺你們去向朝廷表明心跡了!”說完這話,他手中刀便狠狠地揮下,一道血光伴隨著北宮伯玉的一聲慘叫斜飛而起,落到了韓約的身上。
韓約殺死北宮伯玉,又斬下其首級後,才和拿著李文侯頭顱的人一道走出了營帳。這時,這軍營之中已經亂作了一團,漢羌雙方正混戰一起。卻是李文侯臨死前的一聲慘叫將所有人都給驚動了,而這聲叫嚷也徹底激發了雙方的矛盾。
羌人本就對漢人有些不信任,一聽這聲慘叫便即下手對漢人發起進攻。但漢人也有所提防,而且兵力上又佔了優勢,所以很快地便和羌人亂戰在了一處而不落下風。
眼見內亂將起,韓約當即提著北宮伯玉和李文侯二人的首級高聲喝道:“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首級在此,爾等還不速速放下兵器,莫要再做無謂的反抗了!”
眾羌人本還要與漢人戰上一場的,一看到這兩個熟悉的首領首級,頓時就洩了氣,茫然地看著韓約,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了。
漢中平三年十一月下旬,被董卓擊敗的羌人亂軍內部突然出現內亂,韓約殺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等人,遂奪取了整支軍隊的主導之權。
第92章 收編問題
() 端詳著面前几案上所放的三個依舊能清晰辨認出長相來的首級,董卓的臉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看向恭敬地站在下面等著自己說話的壯漢:“他們三個果然就是逆賊北宮伯玉、李文侯和邊章?”
“小的不敢在此事上欺瞞將軍,這三個首級確實乃是此三人。就在十rì之前,他們便被我家將軍梟去了首級,軍中羌人也都已被壓服。如今,只等朝廷同意,我等便能歸順!”那壯漢當即鄭重其事地說道,他正是韓約身邊的親信之人楊秋了。
原來,就在十rì前殺死北宮伯玉等人,將那支亂軍指揮大權奪到手後,韓約就開始籌劃如何為自己等找出路了。而歸順朝廷自然是最為妥當的做法,他這才派出了心腹楊秋攜此三人首級來求見董卓,希望由他來做箇中間人,使朝廷能夠答應他們的請求。
“那韓將軍有什麼要求沒有哪?”董卓的目光又一次落到了那三個首級之上,就是這三人,鬧得整個西涼一年多來不得安寧,這次終於作法自斃了,這讓他的心情很是暢快,這語氣也變得好了許多。
“我等皆是有罪之人,不敢奢求朝廷有何封賞,只求朝廷能準我等歸附,並不加罪!其實我等漢人之所以歸於羌人那也是為勢所迫,不得不做此選擇,而前幾rì有董將軍一戰擊潰羌軍主力,這才使我等有了反正的機會,還望將軍明查!”
“哦?這麼說來你等作亂犯上倒也是情有可原了?”董卓又一次似笑非笑地看了楊秋半晌,隨後才道:“某倒是可以接受你等說辭的,但朝廷中諸多公卿大人是如何想的,我卻無法做主了。”
“多謝董將軍的信任。”楊秋見董卓似有所意動了,便立刻道謝,卻不敢多說什麼。
“你先別急著謝某,我還有一事不明想要問一問你,那就是為何你們找的是某,而非張大帥呢?如今這西涼軍務之事,多半還是張大帥做得主哪。”
“這個……還望將軍恕罪,此事關係到我等xìng命前程,不敢輕忽,而就我等所知那張大帥並不曉軍事,只怕不懂其中利害,唯有董將軍才是我西涼軍中的靈魂人物,故而來求見於你了。而且,擊敗我們大軍的是董將軍而非他張大帥,軍中之人最佩服的便是如董將軍般能戰的英雄,故而……”
楊秋這話說是想請董卓恕罪,其實卻句句都在討好於他,這讓董卓再次露出了一絲笑意來。不過縱然心中歡喜,他也沒有當即就答應下此事來,只是道:“茲事體大,某需要思慮周全之後才好給你們答覆,你先下去休息,兩rì之內再給你答覆。”
“是,那在下就靜候將軍的佳音了!”楊秋不敢過分追逼,只得在拱手之後由幾名軍士監視著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去,把文優和仲凌他們都叫過來,此事必須與他們一起參祥。”待楊秋離開之後,董卓便開口叫人了。不過一會工夫,幾名他最是親近之人就陸續趕來了,除了馬越和李儒之外,尚有李榷、胡軫等一干將領。
待人都到了之後,董卓就笑著衝馬越說道:“想不到仲凌竟一語中的,那羌人亂軍果然起了內亂,而且還將北宮伯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