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所有人都已經有了的思想準備。
很快地,群臣便已抵達大殿之中,而後天子劉宏也在張讓與高望兩個宦官的攙扶之下緩步走到了自己的御座跟前。這時若群臣仔細去看皇帝的模樣的話,一定會大吃一驚的。因為這個才三十四歲,應該算正當年的天子已經頗顯老態了,尤其是他那雙渾濁的眼睛,讓人看了只會將其視為垂暮老者,而他的面sè也是一片青白,這是長年酒sè過度所致。
不過,群臣顯然是看不清天子模樣的,只看到天子出現,便即齊齊躬身拜倒:“臣等參見陛下!”沒有過多的阿諛之詞,更沒有如某辮子朝般動輒群臣曲膝下跪的傳統,如今的大漢雖然已到了末年,但依然強調著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雙方地位不是太過懸殊的說法。
“諸卿平身!”劉宏一揮手,隨口說道。雖然現在的他身體已大不如前,但這麼多年的帝王當下來,這股子氣勢還是相當足的,一開口自有讓人拜服的感覺。
群臣隨之起身,而後分文武兩班坐在了陛下。直到唐朝之後,君臣坐而論道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才被打破,而如今之時,君臣之間的地位還是相當接近,朝會之時也是可以端然坐著與君說話的。
“朕久不視事,一切事務都要交由諸卿處置,卿等委實辛苦了。”劉宏先客氣了一聲,隨後才又說道:“今rì重開早朝,諸卿有什麼要事,大可奏來。”
雖然已經早有準備,但群臣卻並沒有立刻就上來痛陳宦官之禍,而只是一陣沉默。就當劉宏以為今rì朝會沒甚大事時,一人已經站起身來:“臣有本奏。今rì,臣剛得到的訊息,有幽州劉虞送來捷報,為禍當地一時的張純叛亂已被其剿平,共擒殺反賊兩萬餘人,特此進表!”說著那臣子便把一道捷報交了上去。
“哦?”皇帝聽了這話,臉上頓有喜sè,他才剛剛重開早朝,就有如此喜事上奏,這絕對是個好兆頭。這讓他心中歡喜,自然也就不吝賞賜了:“劉虞能為國盡力,平賊有功,諸卿以為該當如此賞賜哪?”
便即就有官員上前陳說建議,一時間整座大殿裡的氣氛顯得很是祥和融洽。但有些人卻已經看到了何進正朝一個不怎麼顯眼的官員打了個眼sè,這讓眾人心裡都是一凜,知道好戲就要登場了。
很快地,對劉虞的封賞事務便即敲定,正當天子還想說什麼時,一個年紀老邁的臣子突然就站了起來,恭敬行禮之後道:“臣臣太祝令李常有本奏。”
“李太祝有何事奏於朕知哪?”劉宏頗有些意外地問道。這個太祝令可不是什麼實權官,只負責一些祭祀禮儀之事,實在沒有必要在如此重要的場合上奏。
但李常後面的話卻讓他大為吃驚了:“臣要奏的,乃是兩月之前發生在此大殿之上的一樁意外。當rì,有蒼鷹入殿,盤旋不去,驚了陛下和群臣。事後,臣與僚屬對此進行了諸般推算,最終得出的結論便是,此乃上天對陛下的示jǐng!”
大殿之上,群臣都是一陣驚愕,雖然許多人都知道何進今rì要對宦官發難,卻也沒想到他竟是透過這種方式來發的難,居然秉承天意。這的確是一個讓對手怎麼也無法辯解的好手段,就不知天子會作何反應了。
而李常的話還在繼續:“上天所示之jǐng,臣亦已查明,乃是主陛下身側有小人盤踞,賢臣難入,方才惹得蒼天不忿,譴下一鷹入殿驚了陛下。。臣請陛下為天下計,為祖宗社稷計,遠小人而親賢臣!”
張讓二人本來還在笑話這個太祝令是不是太過想出風頭了,居然在如此莊嚴的時刻裡說這些鬼神之言。卻沒想到原來對方這是衝著自己等而來,這讓他們兩人的臉sè頓時就變了,張讓更是厲聲喝道:“李常,你如此妖言惑眾是何居心!”
但他的話才剛出口呢,幾名大臣也隨之而出,大聲說道:“臣等以為李太祝此言甚是,陛下週圍有小人常侍,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如今連上天也已示下jǐng兆,還請陛下速速撥亂反正,將身邊小人誅殺以謝上天。”
“臣亦有本奏。”隨後,又有幾名臣子大步而出,大聲說道:“自陛下受驚以來,宦官如張讓等人把持宮禁,使臣子等之奏疏難入宮中,委實讓人心驚。此等行徑,實在膽大已極,便是秦時趙高也不過如此。為防社稷大亂,還請陛下誅此獠等以告天下!”
“臣有本奏!張讓等人……”一時間,眾多官員皆都不約而同地從席位之上起身,同時奏道,一時群情洶洶,將矛頭一起指向了還在那裡想說什麼的張讓等宦官。
劉宏也被這突然而來的群起攻訐鬧得有些蒙了,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