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1/4 頁)
一次,衡山王入京朝見天子。路經淮南國,淮南王竟說了些兄弟情誼的話,消除了從前的嫌隙。兩人於是彼此約定共同謀反。衡山王便上書推說身體有病,皇上賜書准許他不入朝。
後來,衡山王指使人上書皇上請求廢掉太子劉爽,改立劉孝為太子。劉爽聞訊,就派和自己很要好的白嬴前往長安上書,控告劉孝私造戰車箭支,還和淮南王的女侍通姦,意欲以此挫敗劉孝。白嬴來到長安,還沒來得及上書,官吏就因他參與淮南王謀反將他逮捕。衡山王聽說劉爽派白嬴去上書,害怕他講出隱秘,就上書反告太子劉爽大逆不道。朝廷將此事下交沛郡審理。
身敗名裂
負責辦案的公卿大臣下至沛郡搜捕與淮南王共同謀反的罪犯,沒有捕到,卻在劉孝家裡抓住了要犯陳喜。官吏控告劉孝帶頭藏匿陳喜。劉孝以為陳喜平素屢次和衡山王計議謀反,很害怕他會供出此事。他聽說律令規定事先自首者可免除其罪責,又懷疑太子指使白嬴上書會將謀反之事告發,就搶先自首,控告陳喜等人參與謀反。廷尉審訊驗證屬實,公卿大臣便請求逮捕審訊衡山王。武帝不同意,派使者赴衡山國就地查問衡山王,衡山王一一據實回答。官吏派兵士把王宮包圍起來嚴加看守。使者還朝,將情況上奏,公卿大臣請求審判衡山王。衡山王聞訊刎頸自殺。劉孝因主動自首謀反之事,被免罪,但他犯下與衡山王女侍通姦之罪,仍處死棄市。王后徐來也犯有以巫蠱謀殺前王后乘舒之罪,太子劉爽犯了被衡山王控告不孝的罪,都被處死棄市。所有參與衡山王謀反事件的罪犯一概滿門抄斬。衡山國也被廢為衡山郡。
治世能臣(1)
王朝的興盛,需要他們維護。
帝國的法度,需要他們執行。
他們是國家的支柱,帝王的肱骨。
賢相孫叔敖
孫叔敖,名敖,字叔敖。孫叔敖出生於郢都(紀南城)北海子湖邊白土裡(又稱孫家山,今雨台山附近)。是楚國的隱士。宰相虞丘推崇他的賢能,向楚莊王推薦他,讓他代替自己。孫叔敖做了三個月的宰相後,透過他大力地施行教化、引導人民,整個國家上下和睦同心,風俗大為改善,官員們執政寬緩而有禁必止,官吏不做奸邪的事,盜賊也銷聲匿跡了。
他很有經濟頭腦,關心國計民生髮展,在社會經濟方面做出了許多貢獻。他不但重視農業,還注重牧業和漁業的發展。秋冬時節,他動員人民進山採伐林木,春夏時節利用河流漲水將其運往外地銷售。人民能夠找到自己謀生的門路,生活地很快樂。
當時的楚國通行貝殼形狀的銅幣,叫做“蟻鼻錢”。楚莊王認為,楚國使用的錢幣太輕,就下令把小幣改鑄為大幣。對此,老百姓卻覺得不方便,特別是商人們更是蒙受了巨大損失,紛紛放棄經營商業,這使得市場非常蕭條。更嚴重的是,市民們都不願意在城市裡居住謀生了,這就影響了社會的安定。管理市場的官吏向宰相孫叔敖報告說:“我國的市場混亂,百姓不願意在那裡居住,市場秩序很不安定。”孫叔敖問道:“這樣的情況,出現有多久了呢?”官吏回答說,已經有三個月了。孫叔敖說:“不用再說了,我立即讓市場恢復原狀。”五天後,孫叔敖上朝,對楚莊王說:“前些時候,您認為舊幣輕而更改幣制。如今,管理市場的官吏來報告說:‘我國的市場混亂,百姓不願意在那裡居住,市場秩序很不安定。’我請求您立即下令恢復以前的幣制。”莊王答應了。恢復幣制的命令下達三天後,楚國的市場就恢復得像原來一樣。
喜歡乘坐矮車是楚國的一個民風。楚莊王認為矮車對馬有害,就想下令把車子改高。孫叔敖說:“如果政令多次地下達,百姓就會不知所措,這很不好。大王如果一定要把車子改高,我建議您讓每家每戶加高他們的門檻,這樣,矮車上的人在過門檻時就得下車。乘車的人都是有身份的君子,而君子不可以頻繁地下車過門檻。如此,他們就會自動加高自己的車子了。”莊王依照他的話去做。過了半年,人們都自動加高了自己的車子。
當時,淮水流域常常會鬧水災,影響了農業的發展。孫叔敖為使百姓富足,國家強盛,就去親自調查,主持興修水利設施。最著名的就是芍陂。芍陂原來是一片低窪地,孫叔敖就發動農民數十萬人,修築堤堰連線東西的山嶺,開鑿水渠引來河水,造出了一個人工大湖。有水閘可以調節水量,既防水患又可以灌溉澆田,從而振興了楚國的經濟。
孫叔敖撫民富國的業績不但得到人民擁戴,也深得莊王的信賴。他將許多國家的重要事務都交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