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頁)
頭。
“還能有誰,九個缸!”
“又是那個九缸居士?他最近是不是又有什麼新品上市啊!”
“三十一號,邵氏有一部新片《俏探女嬌娃》上映,他正在為此搖旗吶喊呢!這部戲的編劇好像是邵氏編劇部的人共同編寫的,也不知道有沒有他的份,不過,估計應該有份的吧!”
“甭理他,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罷了!”
“可《小兵傳奇》,確實是一直有人反應文筆太一般啊!”吳書蘭糾結道:“相比你的前兩本,《小兵傳奇》在文筆上面,簡直沒有任何閃光點嘛!甚至都有人在猜測,這是你請的槍手代寫的。”
吳承聞言,嘴角微微抽搐了下,總不能告訴他們,這是自己抄襲來的吧!之前抄這本科幻新書,雖然也知道這本書的文筆和思想深度方面要受人詬病,但他真正看中的,是其中的想象力。
在他看來,連載在報紙上面的文章,跟連載在網路上面的文章其實沒多大的區別,不過都是快餐文化而已,只不過他們的連載形式不同罷了。你看那些娛樂八卦小報,那些報導,哪有什麼文筆可言?
是以,當時他也並沒有太在意這點,就給抄出來了。
事實跟他想的其實也差不離,雖然有人說他筆力下降,但故事依然如此新奇,其中的奇思妙想時時讓人拍案叫絕。
雖然有一部分人覺得吳承這是找人代筆,但卻依然有更多的人相信這是吳承自己寫的,因為這種想象力,不是誰都有的。
沉思了下,吳承才道:“其實,我這只是一種嘗試,我想讓許多青少年參與進來,來看我的小說。如果太過注重文筆,那直白性上就要差許多了。如此一來,對於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青少年而言,是非常不利閱讀的。當然,將來出版的時候,你可以找人較一下稿,從新修飾一下,不過其中的情節,不能有任何變動……”
“……”
吳書蘭聞言微愣,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雖然吳承的理由有些牽強,可仔細琢磨一下,似乎又確實有那麼點道理。就比如漫畫,它的對應主流就是那些青少年,是以裡面的對白都是淺顯而直白。而金鏞先生他們的小說,其閱讀主體,大多都是成年人,相較而言,青少年的比例反而比較小。
她覺得,回頭可以派人去做一下調查,向民眾諮詢一下,吳承的三本小說之中,到底哪一本更受青少年歡迎一些。如此一來,就可以判斷出,吳承所說是否有理了。如果真如吳承所說那般,那將來,小說界的格局,說不定會因此而發生變動也不一定呢!
吳書蘭自然不會知道,在將來,當網路盛行起來之後,真正看小說的主流人群會越來越年青化。而文筆這東西,真不算什麼大事。
不過現在,這個在吳承看來不算什麼大事的事,還真的被不少人當成了事。至少倪框這個不安分的傢伙,老拿這說事。
和吳書蘭以及張國榮聊了一會,很快,首映禮便開始了。
首映禮開始之後,肥肥姐再次客串了把司儀,把一干主創邀上臺去採訪了下,爆料一些觀眾們感興趣的話題。
而後,電影開始。
如原版中那樣,畫面一開始,便是宏大的場面,黃飛鴻父子從東北購藥回來,黃飛鴻為逃避關稅而將裝著人參的盒子混入英領事館人員的隨行行李當中……這一幕,應吳承的要求,場面很龐大。
單就跑龍套的人員就佔了近千人,整個畫面鋪開,直接給人一種非常真實的喧囂感。在這方面,吳承可不會省錢。
而這些外景,全都是在寶島那邊取的景,香江雖有火車站,但根本不適合影片中的需求。而這個時期,又不能跑國內去,所以只能去寶島那邊了。其實整部片子大部分外景,都在寶島那邊取。
袁八爺是導演,晟龍則是副導演,又兼主演,那段時間,倒是讓他感覺非常充實,連去把妹的時間都沒有了。
劇情推進,黃飛鴻在火車上準備拿回人參,結果卻碰到了來偷玉璽的福民祺,而後二人大打出手。
出演福民祺的人是袁八爺,原片中是劉嘉良,不過劉嘉良現在在邵氏挺風光的,手中也不愁沒片拍,是以並沒有接受吳承的邀請。
沒辦法,吳承只好讓袁八爺自己看著辦了。結果看著看著,這貨就自己上場了。相比劉嘉良演的福民祺,袁八爺版的,怎麼看都不像一個一身正氣的民間大俠!反而有點兒猥瑣勁,吳承差點失笑。
事實上,失笑的人,不僅有吳承,許多觀眾看到這位民間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