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工天下為文,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於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幸。後人大加發揮,辛棄疾《摸魚兒》曰: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長門賦》的來歷尚有爭議,很可能是後人附會之作。
金屋藏:輕狂不自知 命中必廢(4)
當漢武帝還沒有稱帝,還是彘兒的時候,喜歡阿嬌大大咧咧、風風火火,一時性起,要“金屋藏嬌”。可是,當皇上已不是彘兒,而為劉徹,登基稱“朕”之後;當皇帝遇上溫柔繾綣、鶯喉婉轉的衛子夫時,阿嬌再“恃寵而驕”就顯得不識時務了。
美人易老,天子善變。沒有衛子夫,還會有更多的女人令阿嬌嫉妒瘋狂。
“生男勿喜,生女勿憂,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衛子夫一步登天,卻以花甲之年,三尺白綾自縊屈死;“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李夫人傾國傾城,俁芳華早逝,病中都不敢讓君王一見凋顏;“東方有貴人氣。”鉤弋夫人神話般出現,花樣年華即因一句“子少母壯”,無辜賜死。
何止陳阿嬌?昔日金屋中的女人,誰都難免面對帝王決然的背影。
衛子夫從歌女到皇后,成就了衛氏一門的顯貴,也改變著王朝的命運;其弟衛青、外甥霍去病,浴血沙場、戰功赫赫,都是著名的抗擊匈奴英雄。漢武帝與衛青,衛青與霍去病,君臣郎舅,同行舅甥,耐人尋味。那麼,為什麼衛青晚年孤寂潦倒?又是什麼令他臨終還難捨牽掛?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巫蠱之禍:戾太子蒙冤 武帝喪子(1)
一個搬弄是非的寵臣,一個書生意氣的太子,再加上一個杯弓蛇影的老皇帝,就等於一場波及數萬人的流血慘案,一出千年扼腕的父子悲劇。巫蠱之禍,莫須有之。衛皇后、皇太子、皇太孫一脈緣何死於非命?天災?人禍?是什麼釀造了人間荒誕?
巫蠱事件是漢武帝一朝揮之不去的陰影。
漢武帝第一次遭逢巫蠱,緣於一幕爭寵鬧劇。他的第一夫人——金屋藏嬌的陳皇后,無子失寵,妒火中燒,找來巫師楚服,用桐木刻成小人,寫上衛子夫等一干當紅寵妃的姓名,日禱夜告;詛咒她們生病不生子,得死不得幸。這就是上起王公、下至黎民,談之色變、聞之喪膽的“巫蠱”。
不管陳阿嬌如何神神道道,衛子夫照樣花容月貌,生下公主。後來東窗事發,楚服被殺,阿嬌被廢。所謂巫蠱,不過是人們恐懼苦悶的心魔罷了。
對於青年漢武帝,阿嬌“巫蠱”歪打正著,為他移情別戀、廢舊立新找到了藉口。
心魔起滿城巫蠱
晚年漢武帝,體質越來越虛弱,身形越來越佝僂,巫蠱的魔力在他心中越來越大。老皇帝寢食難安,日夜冥想:是不是有人在用巫蠱咒我?
悲劇揭幕,漢武帝從身邊人下手。
第一個假想敵就是戰功卓著的公孫敖家族。公孫敖和衛青是少年玩伴、沙場兄弟,當年從專橫霸道的陳阿嬌母女密室之中,冒死救出衛青。就是這個義膽俠骨的公孫敖,太始元年(前96)春正月,因為受妻子行巫蠱之事的連累,被滅族。
第二個假想敵又是一位公孫先生,還是一位抗匈名將——公孫賀。公孫賀隨軍打仗,屢立戰功。轉崗當上了太子舍人,陪太子讀書。又封為太僕,皇家車隊的大隊長,親自為皇帝駕車。公孫賀娶了皇后衛子夫的姐姐衛君孺為妻,與漢武帝連襟,恩寵日隆。
公孫賀多次參與###匈奴,兩次封侯;不過,他最為膾炙人口的卻是拜相。
太初二年(前103),武帝拜公孫賀為相。鑑於此前已有諸多同僚死於宰相任上;公孫賀視相位如鬼門關,難保一朝不慎,相位會要了他的命。他拒絕接受印綬,跪地嚎啕痛哭,眾皆悽然。武帝拂袖而去,公孫賀萬般無奈,勉強領旨。
這樣膽小怕事的丞相,怎麼會跟惡毒的巫蠱攪到一起?災難緣於他的兒子公孫敬聲。公孫敬聲在父親任丞相後,接任太僕一職。父子俱列公卿,顯赫一時。這個公孫敬聲跟他老父可謂天壤之別,典型的“傻大膽”,驕橫奢侈,目無法紀。徵和元年(前92),他擅自挪用北軍軍費一千九百萬,被投進大牢。
《寵信江充》中,我們講過,北軍是皇城根兒底下的戰略預備隊。漢代保衛京師,有長安城南的南軍和城北的北軍兩大營盤。南軍的職責範圍是大內皇宮,而北軍則保證長安及京畿地區的安全。北軍本來就是清水衙門,工資都發不出來;皇帝和江充機關算盡,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