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旋旋情相扣(第1/3 頁)
“公子見過他了?”
“你可曉得方才他對我說了什麼?”
“還能說什麼?”月夕搖頭嘆笑,“幾日前,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我說來大梁,他便同意了,他只怕我因他而做傻事,盼公子可以保我的性命。”
“那你又為何要來大梁?因為你曉得,他就算是命在旦夕,也放心不下趙國的安危,所以才陪他前來。”
“他這個人,唉……”月夕微微一笑,“如今他沒了性命之虞,卻仍是一心想來求公子,能薄施援手,以解邯鄲之圍。”
“不錯,他對我說,邯鄲岌岌可危,非我無人可救趙國,”信陵君淡笑道,“他自己才被你救回性命,卻又要多管閒事。”
他既然見過了趙括,大約什麼都已經曉得了。月夕苦笑道:“他的脾氣,公子當初在上黨便曉得了。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他向來都是只問該不該,絕不問能不能。趙國是他父母之邦,此刻秦國兵臨城下,邯鄲存亡危急之頃,滿城上下,都是慷慨決死,有國亡與亡之志,他又怎會置身事外?”
“你果然很明白他,”信陵君冷笑道,“可長平之敗,害死趙國四十萬將士,置趙國於萬劫不復之地,這也是他該做能做的麼?”
月夕面色頓時變得慘白,許久才顫聲道:“當初是我害了他。不是他……”她想起此事牽連身邊無數親人,實在無法坦然再說。信陵君卻緊盯著她,沉聲道:“你怎麼害了他?”
月夕曉得趙括對信陵君再是坦誠,也決不會提及當年自己截斷趙軍之事,以置自己於不義之地。信陵君見她只是垂頭不語,又微微冷笑道:“當初他在上黨與我侃侃而談。說為趙國可以死而後已。我見他明大局,曉大略,只當他來日必是趙國棟樑。可沒料到他行事卻如此魯莽。一旦被拜上將軍,便貪功冒進。害得四十萬趙國精銳盡坑於長平。是他一手陷趙國於危重之境,如今卻還有臉面來求我救趙,叫我為他收拾殘局?”
信陵君這一番話好生耳熟,彷彿從前在哪裡聽過。月夕蹙起了眉,忽地想起當初在長平時,爺爺便曾說過和信陵君一樣的話。都是對趙括曾報以厚望,又對他後來的所作所為深表失望。
信陵君與爺爺,都曾與趙括深談。對他為人、用兵之道亦是知之頗深。爺爺一生閱人無數,從不會誤判大勢,而信陵君更是說得上知人善用。若說他們中一人還會看走了眼,可怎麼兩人都會瞧錯了人。
莫非趙括真的只會誇誇其談,而無半點真本事麼?
月夕猛地搖了搖頭,莫說趙括曾在中條山逼困王齕,便說他平時為人處事,不急不緩,輕名小利,決不能事到臨頭才偽裝得出來的。
一定是有什麼地方不對。只是究竟是哪裡出了錯,她卻一時想不明白,更不能去問趙括。無論如何。趙括在長平冒進求戰,確是事實,因此造成的悲劇,她亦無力為他多做辯駁。
她抬起頭,看見信陵君正目含深意望著她。月夕低聲道:“我曉得公子有難處,公子仁義,還望能對趙國援之以手。”
“我不是有難處。而是這件事情,我根本就無能為力。”信陵君淡淡一笑,“我手無兵權。亦無法說動王兄發兵救趙。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如當初對馮亭一般。孤身前往邯鄲,以不負姊夫之義。至多再帶上我這幾千門客。統統一起隨我去邯鄲,可比起秦國四十五萬大軍,也不過是杯水車薪。趙括和姊夫,都是高看了我,也求錯了人。”
這話真也好,假也罷,至少入情入理,月夕實在無言以對。她微微怔愣,仍是懇求道:“韓趙魏同屬三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存趙即是救魏。若公子肯設法救趙國,月兒……月兒……”
她能怎樣?
她明曉得信陵君想要的,她早已統統都給了趙括。
月夕說不下去,許久才道:“月兒自當永銘公子大德。以後公子但有驅使,月兒絕不推辭……”
“你不必再說了,”信陵君一擺手,攔住了月夕,嘆氣道,“我實在不懂,他不過是個敗軍之將,究竟有哪裡好,值得你這般處處為他?”
“我也不曉得他哪裡好,”月夕淡淡笑了,輕聲道:“他本來也比不上公子……”
“只是偏巧就是那個時候,叫我遇上了他,我與他……死生兩不相負。”她抬頭凝望信陵君,“可當初……公子若肯守約上山,我如今如何待他,便也會如何待你。”
月夕與他貼得那麼近,她吐字時帶著的每一口氣息,都吹動著她的柔發,掠在他的面上,叫他心魂盪漾。信陵君幾乎整個人都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