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苫����√�芊旁謔實蔽恢茫�幸饈兜贗ǖ綺⒘⒖糖卸希�√�艽猶�康囊歡恕胺傘畢蛄硪歡恕3曬�玻≈煳�饢薇刃朔堋�
接下來的日子,朱維衡白天放學回家,就四處翻箱倒櫃,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什麼鐵管子啦、銅線啦、鐵絲啦、罐頭盒子啦等等,統統裝在一個木箱裡。到了晚上,就把它們擺出來,一會兒乒乒乓乓地敲;一會兒吱吱嘎嘎地鋸,弄得滿客廳一地都是。他卻一副極認真的樣子。
一天晚上,小姐姐朱綺正在看書。突然“啪”的一聲電燈滅了,房子裡一片漆黑。朱綺大聲喊著:“爸,你看維衡又把電線搞斷啦!還要不要人家看書啦?”
維衡這時正在搞“試驗”燒斷了保險絲。他急忙答道:“別急,別急,馬上就好啦!”接上保險絲,燈很快就亮了。
朱綺手上拿著一本翻開的《紅樓夢》,翹起小嘴巴,滿臉通紅:“爸,你看他搞什麼?家裡搞得一塌糊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地下兵工廠呢!”
弟弟在一旁插嘴:“那就讓阿哥給我做把槍吧!”
“去!”維衡繼續搞他的事。
父親說:“讓他去搞吧。”
後來實驗越做越大,客廳不夠大就乾脆搬到外面露天做。這時的實驗已經是直徑七寸長一尺的鐵管作“車身”,裝上兩個滑輪;螺線管用很粗的漆包線繞成;拉一根30米長的粗鐵絲做“導軌”,進行了“空車”,5公斤載重、10公斤載重等等試驗,效果不錯。
這時的朱維衡,越做越有勁,越做越有希望,遇到了困難就看書學習,結果這學期的物理考試還得了第一名。 。。
(11)暗戀N小姐
(11)暗戀N小姐
朱維衡1938年2月高中畢業,這時的上海局勢極不穩定。父親想讓他跟堂哥朱維谷同去越南就業。於是朱維衡開始學習法文。同時去織綢廠學習。過了半年,上海局勢穩定下來,赴越南未能成行。
9月朱維衡考入上海大同大學,因為對“飛車”的興趣,自然就報讀電機系。
上海大同大學創辦於1912年。1911年6月北京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前身)教師胡敦復、平海瀾等十一人,因不滿清華學堂外國主事者的辦學方式,相繼赴滬籌辦學校。
1912年3月,胡敦復、平海瀾等人在上海南市肇周路,創辦大同學院,旨在“研究學術、明體達用”。1922年改稱大同大學。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高昌廟江邊碼頭一帶,又炸南火車站,大同大學部分校舍被炸燬。
1938年9月,大同大學改租公共租界光夏中學校舍,一年後,新校舍在新閘路建成。
朱維衡剛進校時,就是在租用的校舍裡上課。電機系的學生特別多,一年級二百多人,分三個班,每班有七、八十人。上課用長條桌,長條凳。課程設定和課本都與上海交通大學一致,教授也基本上是交大的原班人馬。
與朱維衡一同考入大同大學的共有六個都是杭州人,同坐一條長桌,自己戲稱“六君子”。
剛入學不久,要選班長,七八十個學生互不認識,選票很分散。可是六個杭州學生有五個都寫了朱維衡的名字,朱維衡就以五票當選班長。
“六君子”中的蔡明芝是朱維衡最要好的朋友,初中在杭州時就常在一起玩。不知是從哪天開始,蔡明芝發明了一個課上“小動作”。就是在上課時間用演算紙摺成一小紙條,封面上寫上“BH”(By Heart心裡話)兩個字母,六個人在桌下相互傳送,傳到誰的手裡,誰就寫上幾個字。大家十分開心,一來二去積累了一大堆的“BH”,最後都由蔡明芝保管。有空的時候,蔡明芝就會邀大家去他家聚會,拿出過去的“BH”來看。大家回顧以前寫自己的東西,覺得很快活。
這樣的“BH”傳遞,很長時間居然沒被老師發現。當然這還歸功於“BH”的詭譎。六個杭州同學傳遞的“BH”小紙條上,經常是這樣寫的“4483不錯!”,“還是1026好!”,“六倉汗”等等。
這些是寫的什麼?會讓朱維衡他們樂此不疲呢?是數學答案還是什麼密碼?難怪蔡明芝說,就是被發現了也不會出什麼大事。
原來,這些數字確實是一些代號。蔡明芝首先暴露了他內心羨慕的一個女孩是4483。她究竟是誰,原來是他高中時的女同學叫葛一飛。4483就是從《四角號碼字典》中可查到的“葛一飛”姓氏號碼。可是蔡明芝從來沒有與她有任何接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