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證券市場中沒有人會永遠正確,可能有的人正確的時間會稍微久一點兒”。如今,已換新東家、現任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的李大霄,帶著一絲避“神”惟恐不及的小心翼翼,截斷了別人追捧他的話頭。
本土分析師
談到李大霄,一位中等規模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掩蓋不住語氣中的不屑,表示“對他印象並不深”,他們心目中的分析師第一陣營,是“更具背景和資歷”的媒體經濟學家或明星分析師。
一位曾做過幾年私募經理的人士跟記者更具體地談了他的感受。與他的偶像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相比,李大霄觀點形成的太過“感性”,而且他的“券商”身份也讓人對他研究的獨立性表示懷疑。但同時,他追捧同樣券商身份的高善文。
“我們更喜歡謝國忠,他發表的文章都是在《財經》這種雜誌上,高瞻遠矚。”
“那麼對於行情的預測,謝國忠和李大霄誰準?”
“當然是李大霄。”
這是記者與上述基金經理的對話。
沒有“海龜”背景等光環加身的李大霄,惟一的資本就是“對A股市場的判斷力”。然而,即便這種判斷的準確率遠高於一些來頭不小的主流分析師,但在由精英階層的基金經理主導的“最佳分析師”評選的榜單上,依然沒有他的名字。
李大霄有些落寞和難過,尤其在孤獨而堅定唱空的2008年,他也沒能贏得屬於自己的一份榮譽,但轉念中,他也有自己的滿足。他因工作原因,從東莞轉到深圳的時候,就得到很多熱心人數不清的幫助,如住房、學校等等;在他的部落格上,許多以前罵過他的股民轉而開始支援他;而主流證券媒體也開始為他的言論留出版面。李大霄說很滿足,想想前幾年,文章總是遭遇閉門羹,最後不過淪為一堆無用的印著字的紙。 。。
李大霄:“本土”分析師眼中的2009年(2)
這些經歷或多或少會影響他的心態和處事。交談中的李大霄,低調,言語極有分寸,在記者聽來甚至有些過於小心翼翼。偶爾對別人的用詞有些敏感。例如,他不喜歡記者用“草根分析師”來稱呼他。在他的理解中,“草根”一詞包含了“知識貧乏”、“不專業”等不良含義。
相比之下,他認為“本土分析師”一詞更為貼切。
作為中國第一批“股民”,深圳股東賬號為“1”的李大霄認為自己最不缺的是“實戰經驗”,尤其對中國本土市場,他見證了它每一步的發展過程。
李大霄1980年上大學。大學畢業後,曾在國企工作五年。後來跳槽到外資公司,工作了七年。正是在外企工作期間,他接觸到了證券行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作為中國股市的初涉水者,現在的投資者聽都沒有聽過的STAQ、NEF市場,南方證券中心都曾是李大霄的關注物件。
雖然身在外企,李大霄的心已飛到了股市上。那時,涉及到證券的七八份報紙,每一期,每篇文章,他都一一讀過。甚至,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也會就某個問題諮詢他。在同樣較早接觸證券業的外企同事眼裡,李大霄就是“專家”級人物。
1997年,32歲的李大霄做了一個當時家人強烈反對的事情:他從外企轉行到了證券公司,拿的薪水只有外企的十分之一。
“那時覺得只要給我一張桌子就夠了”。剛去證券公司的李大霄要求不多,初進公司,他的職位是諮詢員,負責打字的同事是他的上司。
直到他成為公司裡第一個考到全國首批諮詢資格證的分析師時,這種狀況還未改變。
這期間,他在電視臺做股評節目,做了10年,換了26個主持人。
也是在這十年裡,“中國的股市從青澀的初級階段發展到實戰階段;政府的政策影響力從不成熟到趨於成熟;符號意義變成實際價值,從不流通往全流通轉變;市場參與者也從早期身份比較敏感的人擴充套件為廣大市民階級;地點也從深圳上海發展到全國”,談起中國股市的變化,李大霄語調緩慢下來,每一個音節都咬得很重。
李大霄現在的影響力主要限於股民階層。對普通投資者來說,他們追捧分析師的道理更為簡單直接:說得準,讓自己賺的時候多、賠的時候少。
這個樸素的訴求,也是李大霄價值觀的一部分。
從1664點出現後的一個月內,他開始鼓勵人們進場。
“做這個判斷的所有的理由只是讓讀者在這個時候不要拋,不要把自己手中珍貴的籌碼,換成李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