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2/4 頁)
得知慕容華與韓通那一支人馬也是一路順風,兵不血刃,也招降了莫州刺史劉楚信,瀛州刺史高彥輝。李重進那一邊也是受降了幾處關寨,於是便令匡胤領一千人馬先行,前往瓦橋關,皇上在寧州稍歇一宿隨後跟進。又派員快馬告諭韓通,李重進二處,無須前來寧州,可就道前往瓦橋關會師。
次日晌午,匡胤引一千人馬先到,正擬派人前去叫關勸降,不料那瓦橋關守將姚內斌欺匡胤兵少,遣精悍騎兵一千人從南關殺出,東,西兩面各一千人同時夾擊,企圖一舉掩殺匡胤,給周軍來個下馬威。不料匡胤也是早有兩手準備的,見對方來意不善,一聲令下,便把人馬分做三路,左邊有張瓊等五員男將領三百人殺向西面來敵,右邊有李勇等五員男將領三百人殺向東面來敵,自己領著五員女將與四百驍騎,直衝南關。
守關兵將本來恃著以多欺少壓著周軍來打的,萬不料周軍毫無怯懼,反倒如狼似虎般的撲殺過來,平日素稱驍勇的幾員將領被趙匡胤哪根鐵棒打成了“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姚內斌看著就有氣,提起大刀,拍馬向前,直衝趙匡胤。趙匡胤那裡把他放在眼裡,使出一輪雨打梨花棒法,直打得姚內斌眼花繚亂,雙臂痠疼,委實無法抵擋,眼看手下兵卒也是傷亡不少,其他兩路人馬也是無法招架,只好狼狽回關,閉門不出。
正是:幽燕本來屬中華,石晉媚骨獻遼家。東風若與周郎便,河北重開洛汴花。
世宗銳意進取,一統華夏,如今趁遼國內政失修,無能顧及河北,倘能一舉光復幽燕,則統一大業指日可待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八十九回:無定河風雨擋皇駕 苗道長卜筮知天命
上回說到那瓦橋關守將姚內斌欺匡胤兵少,貿然出兵襲擊趙匡胤,不料甫一交手,便被殺得大敗,連忙躲進關裡。
次日,周帝的水師及韓通,李重進各部陸續到達,瓦橋關前被十數萬周兵填山塞海般的佔了個滿滿的,夜間,瓦橋關前漫山遍野都是周兵營盤,燈籠火把映照得滿天通紅,關內的三千守軍嚇得噤口結舌,大氣也不敢透一個,姚內斌也躲在城樓不敢露面。趙匡胤領著一萬禁軍在城下一字兒排開,親向城上喊話道:“關上的姚將軍聽著:我朝大周皇帝親領數十萬大軍親征,為的是驅逐韃虜,恢復朔方中國版圖,各州縣官員,但凡自願來歸者,一律保其滿城平安,官職依舊,既往不咎。”
那姚內斌昨日與趙匡胤幹了一仗,被打了個落花流水,傷亡三百餘人,已是人心惶惶,今日又見數萬大軍雲集城下,更是嚇得滿城風雨,如今聽匡胤喊話,說了句“既往不咎”,心中稍安,便派程頤,白清信兩名參將出城探問虛實。趙匡胤指著那片看不到邊的軍營道:“以我朝大軍要取汝這彈丸城池,如反掌之易耳,何須使詐?告訴你家將軍,知機者立即開關歸降,可保平安,否則觸怒了皇上,一聲令下,攻佔城池,那時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兩員參將聽了,只有一諾連聲,點頭稱是的份兒,哪裡敢說半個不字。回到關上,就把趙匡胤的話如實報告,姚內斌聽了,沉吟不語。
程頤道:“如今大軍齊集關前,只要他一聲號令,真能把瓦橋關踏平的,如今正是兵臨城下,將至壕邊,將軍還猶豫什麼?”
內斌道:“不是我猶豫不決,壞就壞在前日跟他幹了一仗,只怕他懷恨在心,趁機報復……”
白清信忙道:“將軍大可放心,那姓趙的再三說了:官職依舊,既往不咎的。將軍快快決斷,只恐遲則生變。”
內斌聽了這話,大吃一驚,倒抽了一口冷氣。確是拖延不得,一但惹腦了哪姓趙的,一聲令下,這瓦橋關就會被踏為平地。再說,萬一關內將士生變,他們私自開關出降,哪自己就成了空頭司令,連投降的本錢都沒了,不但保不住官職,恐怕項上的頭顱也難保。於是,就與二將商議一番,命令將士棄械列隊,開關出城,向周軍投降,
匡胤見他們主動出降,當然十分高興,就令守關將士就地安歇,領著姚內斌等幾個將領前往御營參謁皇上。周帝見瓦橋關守將也是自動出降,當然歡喜,便對他們褒獎一番,依舊委任姚內斌為瓦橋關團練使,仍然管帶原來人馬守關。並命內斌嚮導,帶路進關視察。
進得城內,只見街道整齊,官署雅緻,甚是喜歡,只因一路上盤曲舟中覺得鬱悶,於是就下旨在城內官署駐蹕,就以瓦橋關官廨為行宮,命姚內斌領了他的部屬在關前結營,趙匡胤領著禁軍在城內駐防。當夜大宴群臣,並商議北伐計劃;繼續揮師北進,攻取幽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