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隊步兵,手持長矛大刀衝出陣前,那持長矛的專挑遼兵的盾牌,持大刀的隨後砍去,又破了遼兵一陣。那趙延壽見衝不動晉營,便令三員副將各率五百騎兵,齊向晉營衝去。
高行周見了,忙令城上調下來一千弓箭手,只管射那衝在前面的馬匹。城上的硬弩專射後隊的人。一時鼓聲動地,喊殺連天,晉營中箭如雨發。遼兵死傷狼藉,惹得趙延壽性起,親率了五千兵馬,隨後又殺了過來。務必要踏平高行周的營壘。
高行周見了,率了一百精騎,衝出陣前迎戰。只因營前狹窄,那些遼兵雖多,卻是施展不開,反倒自相擠塞。高行周引著一百騎人馬,左衝右突,槍挑劍劈,遼兵逢之披靡,如入無人之境。但遼兵人多,高行周雖然勇猛,終究勢單力薄。自辰時戰至午後,遼兵仍不稍卻。便令放起一聲號炮,左右兩營將士早以準備多時,一聽得號炮,皇甫遇領著左營兵馬,石公霸領著右營兵馬,傾巢而出,衝開遼兵的堵截,直襲遼軍兩翼。
那些攻打高行周營盤的遼兵苦戰多時,已是人疲馬乏,士氣不振之際,突然兩翼被襲,便紛紛退卻,一時亂了陣腳。高行週一見大喜,率領騎兵隨後追殺,齊聲高喊:“活捉趙延壽,官封萬戶侯!”
遼兵雖然不是全線崩潰,但也確是壓不住陣腳。趙延壽無奈,只得緩緩收兵回到營寨。高行周知道遼兵勢大,見好便收,也不敢貿然去衝遼營。
那趙延壽原來只望一戰成功,直搗汴梁,拿下石重貴,奪了晉室江山,自己馬上就當皇帝的。誰知第一仗就栽在高行周手中,折了一千多人馬,反輸了個頭陣。回思今日之失,在於求成過急,自家雖然人馬眾多,卻未施展,反被他襲擊兩側,損兵折將,吃了個不大不小的虧。心中十分惱怒。計劃明日將兵將分作三軍。左軍由番將解裡,白可久率本部落人馬,攻打晉兵右營。右軍由番將赫連與察格爾各率本部落人馬,攻打晉軍左營。自己率領中軍,攻打高行周的中營。
今日晉軍雖然稍挫遼兵,然高行周亦知遼人此來,志在必得,雖然受挫,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故當夜召集皇甫遇,石公霸二人及城中守將杜知敏,商議明日如何對策。
高行周道:“今日雖是小挫遼兵,趙延壽必定心有不甘,來日必有惡戰。今日遼兵之敗,全賴二位將軍攻其兩翼。明日再戰遼人必不蹈此轍。故請各位商議應敵之方。”
石公霸道:“今日趙延壽本想招降將軍,未防我等襲擊兩翼,故招此敗。眼下遼兵眾多,來日必然會分兵進擊,我等則難以合勢矣。”
皇甫遇道:“趙延壽之兵,雖倍於我,但從今日之戰來看,其軍心不整,就算明日傾巢來犯,諒也難奈我何。擔心的倒是戰我不下時,耶律德光必然前來增援,我方若後援不至,那可就難以撐持了。”
高行周道:“太師所言極是。趙延壽乃我朝投降遼國之人,日前耶律封為燕王,不過是一時利用罷了,在契丹人眼中素無威望。手下兵將皆是各部落頭人率領,自然不會替他賣力。若攻我定州不下,耶律必定親自來援,他手下有數萬兵馬,如他全軍來襲,則定州危矣。”便問杜知敏道:“派往恆,鄴,汴三處求援之人,可有回報。”
杜知敏說:據信使回報:景延廣領了鄴都人馬,只駐在望都,並不向前,只命三位將軍緊守城池,勿使有失。那杜威只躲在恆州城內,推說遼兵要攻恆州,不發一兵一卒來援。據探子報稱,杜威暗下里私通遼人,看來更難望派兵來援了。倒是皇上得知趙延壽兵犯定州,已親帥
御營兵馬,御駕親征,尅日起程,前來鄴都。
石公霸嘆道:“外有強寇,內藏奸賊,新主年少,晉室江山危矣。”
皇甫遇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敗自有天意,遠非人力可斡旋者。老夫受先皇知遇之恩,惟有肝腦塗地,馬革裹屍以報矣。”
高行周慨然道:“二公忠勇,心昭日月,高某得二公協力王事,幸也。兩軍相交,兵兇戰危,勝負常在瞬間。強虜雖有後援,而我主上亦已移駕鄴都,我等何愁後繼無援哉。還是共商明日戰事,別讓趙延壽這賊子逞強為要。”於是,三人密密計議,商定明日對策。
次日清辰;趙延壽兵分三路,傾巢而出,猛攻晉軍三營。晉軍憑著營壘欄柵,強弓硬弩與遼兵周旋,自辰至午,仍不分勝負。杜知敏見遼兵已漸顯疲怠,便率著飽食以待的一千輕騎從城內衝出,直襲遼兵。正在前邊與晉兵苦鬥的契丹步卒冷不防被突如其來的馬隊一衝,紛紛後退,反倒衝亂了自己的後隊。
正在後面押陣的趙延壽見了,喝令手下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