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1/4 頁)
四個人邊走便探討敵情,不知不覺間,就走進了村民們聚集的打穀場。陶老丈正與其他幾名村中長輩為是不是帶領全村青壯去李家寨救人而爭執,見到柴榮、趙匡胤和鄭子明三位恩公也被捲進來了,立刻眉頭緊皺。掃了二牛一眼,大聲質問:“不是讓你先請貴客吃飯麼,怎麼把人帶到了這裡來?他們仨都是萬金之軀,若是有個三長兩短……”
“老丈,您言重了!”不待他把話說完,柴榮就笑著出言打斷,“我們哥仨,不過是三個過路的商販而已,斷然稱不上什麼萬金之軀。況且昨晚若不是我們三個跟令愛之間發生了一些誤會,春妹子也不會落入惡人之手。所以,無論如何,這件事我們哥仨都沒有裝作看不見的道理!”
“是啊,大爺爺。柴公子見多識廣,剛才僅憑著我幾句話,就將情況推測得一清二楚,就像他曾經親眼看到了一般。有他在,咱們將春姑姑救回來的希望要增大許多!”不願無辜受責,二牛也緊跟著大聲說道。
“我們三兄弟別的本事沒有,論及逞勇鬥狠,卻也不懼尋常地痞流氓!”
“老丈,各位鄉親。鄭某昨夜落魄到那種地步,你們依舊不吝賜飯贈衣。如今村子遇到了麻煩,鄭某豈能袖手旁觀?!該怎麼做,你們儘管安排。把鄭某當作自家人使喚便好,沒必要過多客氣!”
趙匡胤、寧子明兩個,陸續大聲表態。聲言要把陶家莊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對待。
莊子裡的幾位鄉老原本擔心自家武力不足,已經起了犧牲掉陶三春一個,換取全村老少苟安的心思。此刻見到三個外鄉客,竟然主動請纓跟陶家莊共同進退,頓時慚愧得無地自容。先前那些丟人的話,從此再也說不出口來。
陶正老丈見此,知道再出言拒絕就是不識好歹了。想了想,對著三兄弟躬身施禮,“感謝恩公仗義援手,陶某力薄,不敢再辭。如果此番能救回女兒,我父子三人,今後但憑驅策!”
“老丈不必多禮!”柴榮擺擺手,上前攙扶住陶正的胳膊,“此事的前因後果,對方實力,以及咱們自家情況,還請老丈詳細告知。既然咱們決定救人,便想方設法一次救到底,把這件事徹底了結掉。免得我們兄弟走後,對方又起歹心!”
“對,對,一次把事情解決掉。趁著三位恩公在!”
“恩公說得是,大爺爺,咱們不能再忍耐下去了。祖上說與世無爭,卻不是要我等被人騎在頭上拉屎,卻吭都不敢吭一聲!”
“有三位恩公在,咱們還怕什麼。他們當初可是都以一敵百的主兒!”
……
眾鄉民早就從陶正嘴裡,聽聞過柴榮三兄弟的英雄事蹟。巴不得由他們替自己出頭討還公道,一個個七嘴八舌,大聲附和。
“唉,這事說來話長。”被大夥催促不過,老丈陶正嘆了口氣,臉上湧起團團苦澀:“小老兒跟那李家寨的寨主李有德,原本還是生死兄弟……”
首屆粉絲節邀您參與!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七章 塵緣 (三)
第七章 塵緣 (三)
原來陶家莊的莊主陶正,跟李家寨的寨主李有德,年青時都是銀槍效節都的槍棒教習,彼此之間相交甚厚。也曾存過一番建功立業的心思。然而銀槍效節都戰鬥力雖然天下無雙,卻因為“過於驕悍”,引起後唐皇帝李嗣源的警覺。在天成二年,做皇帝的居然暗中與銀槍效節軍的臨時主帥勾結起來設下圈套,先派人煽動士兵們鬧事,然後以謀反的罪名,突然大軍合圍,將這支隊伍盡數繳械。隨即在永濟渠旁大開殺戒,將大部分將士連同其家眷盡數斬首。屠戮之慘,令“永濟渠為之變赤”。此後顯赫之時的銀槍軍徹底消失,曾經以一己之力便可以壓得契丹人不敢南下牧馬的魏博驕兵,於是而盡!
事發前半個月,陶正和李有德兩人奉命前往友鄰部隊教導新兵練習槍棒,因而逃過了一場死劫。之後二人畏懼李嗣源斬草除根,都悄悄開了小差。在外邊做刀客為生隱姓埋名六七年,直到李嗣源的死訊傳來,才先後返回了故鄉。
回家之後,陶正心灰意冷,再也不想與官府產生任何瓜噶。無論是唐晉遼漢,俱當他們是一群過路神仙。而李有德,則念念不忘銀槍效節軍昔日的輝煌,總想著把逃難在外的老兄弟們都收歸自己帳下,然後尋找機會,東山再起。
雙方說不到一處,自然斷絕了來往。誰知李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