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往外頂,我只好改變飛行高度,躲開它的尾流。”
“在空中目標好發現嗎?”又一個飛行員何明問道。
“還是比較好發現,因為畢竟目標很大,但是我們兩人是邱繁榮先發現的,他的眼力比我的好。”
“老表,你真厲害。”何明佩服邱繁榮的眼力。邱繁榮是江西人,大家平時不稱呼他的姓名和中隊長的職務,而是習慣叫“老表”。邱繁榮的個子也不是很高,有一張憨厚的臉,平時少言寡語,對於大家叫他“老表”很樂意聽,這在江西是一種對人的尊稱。
“我也是無意中發現的,我在跟隨長機編隊時,目標和長機在我座艙裡的投影走到了一起,我就發現了”
大家正在議論著對轟炸機的攻擊,沖洗員送來了飛行膠捲。林超和邱繁榮拿著膠捲到了暗室,對膠捲進行判讀研究。姚輝、何明等暫時不去飛行的飛行員也跟進去觀看他們攻擊的戰果。
………【第五章:激戰前夜(五)】………
邱繁榮把大隊長的飛行膠捲被放在判讀器上,開啟判讀器的燈光,清晰的畫面立刻映照在白牆上,照片上的轟炸機影象被放大100倍,機身、機翼看得很清楚,瞄準鏡的光環套在飛機上面,中心光點在飛機的中間,瞄得到是很準,可是用專用的判讀網測量距離,卻都在600米以外,距離太遠了。這要是實彈射擊,肯定打不下轟炸機,因為按照理論計算,對大型飛機的射擊,有效距離最遠也應該在600米之內,而對於小型的殲擊機,有效的射擊距離應在400米之內。邱繁榮把自己的膠捲放在判讀器上,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不可能吧?在空中我判斷距離,認為已經夠近的了,我還以為要近於200米呢,看來目視判斷的誤差太大了。”林超很遺憾,大嗓門又開始嚷嚷起來。
“講課時不是將得很明白嘛,在空中一定要用活動光環測距離,目視判斷只作為輔助手段,你怎麼忘了呢?”聽到林超的嚷嚷,射擊主任陳大壯走進了暗室,他是射擊理論專家。
“陳主任,你給看一看,看我量得準不準。”邱繁榮把判讀網交給陳大壯。
陳大壯把兩條膠捲重新量了量,對林超和邱繁榮說:
“沒有錯,瞄準還可以,就是距離遠。第一次對付轟炸機,沒有經驗,可以理解。下一次就會好的。”
“好了,我們再研究研究吧。”
林超和邱繁榮走出了暗室,到外面研究對轟炸機的攻擊。
下午三點多鐘,最後一架飛機平穩地落在了跑道上,一發紅色訊號彈騰空而起,全天的飛行訓練結束了,飛行員們一個個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飛行員宿舍樓,進行第二天的飛行準備。機場上地勤人員和各種後勤保障人員還在忙著,他們也在為第二天的飛行作著準備工作。
飛行教室裡,擔任指揮員的團長程志對全天的飛行進行講評,開門見山:
“今天的飛行總體是好的,飛行秩序良好,沒有發生大的問題,保證了飛行安全。飛行質量也有所提高,大家也都有一些體會,特別是對轟炸機的攔截和攻擊是我們過去所沒有接觸過的,林大隊長他們完成的也比較好。飛空戰的同志也飛出了最好水平。但是根據收集上來的情況看,還存在一些問題,離演習對我們的要求還差得很遠。第一,空戰飛行的同志,對飛機狀態的控制還不夠好,考慮問題單打一,只考慮到如何擺脫,沒有考慮到老百姓的利益,超音的高度太低,老百姓已經打電話來了,說我們空中打炮,把他們的門、窗玻璃打壞了,我們已經派人去檢查賠償。”
雖然沒有點名,但陳大壯已經知道團長是在說他,不由得伸了伸舌頭,其他飛行員的目光也都向他看去,因為大家都知道,飛空戰的有好幾對,也只有這個“猛張飛”能幹出來。
“第二”,團長接著往下講:
“對轟炸機的攻擊,存在的問題比較多,距離判斷不準,射擊距離遠,肯定是打不上轟炸機的,而且根據轟炸機部隊反饋回來的情況來看,他們對我們的射擊可是次次命中,這是值得我們很好的研究的。我們的演習是對抗性質的,你打他,他也打你,我們沒有打上人家,人家卻次次打中我們,這是我們的失敗。為了正式演習能夠取勝,我們就要好好研究,特別是戰術方面。”
團長講了很多,講評後,又對第二天的飛行任務做了佈置,對飛行安全問題作了特別的強調。還是同樣的科目,要透過反覆的練習,克服問題,達到精益求精。
講評結束後,大家開始分頭準備。一大隊由大隊長張志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