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1/4 頁)
一看程志在群眾中的威信如何。如果根本就沒有人推薦他,那就說明他在群眾中的基礎太差了,那就寧可一個也不提拔,也不能勉強提拔。只要有三分之一的人推薦他,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提拔他。
這個指標還是很好達到的,除了對張志宏他們這十多個人有直接關係外,其他還有二十多名是老飛行員和張志宏他們後面接來的新飛行員,選拔副團長與他們都沒有直接的關係,推薦誰都一樣。所以,只要領導把條件一公佈,他們就會很自然的投程志的票。
不言而欲,最後選拔的結果還是程志當上了副團長。由於一些在職老同志的退位和調動,就空出了一些位置,給其他人的晉級創造了條件。趙團長調到師裡去當副參謀長,算是平調,還有幾位老一點的副團長也到師裡去當副參謀長,目的是讓出位置,讓年輕人上來。
趙俊生團長調到師裡當副參謀長,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本來趙俊生可以提升為副師長,但是這些年來,他的仕途發展也是很不順利。祝耀祖調來當政委後,兩人就存在很大的分歧。趙團長想把軍事訓練搞上去,把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耽誤的時間補上去,把部隊的軍事素質提上去。但是祝政委卻是時刻緊跟形勢,要把突出政治放在首位,搞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在用人上,趙團長主張用一些理論底子厚,飛行技術好的骨幹力量,為部隊的軍事訓練打下堅強的基礎;祝政委卻要用一些肯聽自己的話,能夠理解自己的各種做法的人,實際上走的是一條任人唯親的路線。
雖然趙團長的資歷比祝政委老,但是祝政委是黨委書記,是黨委班子的班長,在黨領導一切的時候,書記的話有一定的決定權。其他的班子成員看到祝政委的根基比較硬,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想法下,在很多事情上,大多都站在政委的一邊。在班子內部,趙團長實際上是處於被架空的狀態,雖然有很多的想法和打算,但都實現不了。出了問題,他還得承擔責任。
特別是最近幾年,D團出了幾次事故,李克勤的一等事故,“大姑娘”的二等事故和三等事故,都發生在趙團長的任職期間,趙團長都應當承擔領導責任。“大姑娘”的二等事故後,趙團長也知道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飛行員的技術不過硬,也提出過要加強一下部隊的理論教育,但是祝政委卻認為還是思想不過硬,遇事慌張,沒有堅持把螺旋改出來。在作事故結論的黨委會上,兩人還發生了激烈的辯論。
最終還是祝政委佔了上風,還是要加強思想教育,趙團長也就是成了單純軍事思想的代表。
對兩人的分歧,趙團長始終抱著說服和求大同,存小異的觀點,內部的事情儘量在內部解決;但是祝政委卻不一樣,只要有了分歧,他都會向上級領導去彙報,名義上是彙報工作,實際上是向上級領導告狀。久而久之,上級領導對趙團長也就有了看法,認為他這個人太固執,不支援政委的工作,自己主管的工作又漏洞百出,已經不適合在這個位置上再幹下去了。
對工作沒有業績的幹部,是不能提升的,只能平調到一個位置,其目的是讓出一個領導崗位,好讓年輕的幹部去佔領這個位置。其實,這時候師裡的副參謀長已經有十幾個,遠遠超出了編制的指數。不過領導也沒有辦法,再沒有其他位置可安排,也不能都把他們撤職。
這樣,在連城輪戰時差點被趕回來的王副團長當上了團長,因為他是副團長中最年輕的。楊大隊長也沒有經過群眾推薦就升為副團長,李中隊長接任了大隊長,大雞當上了副大隊長。由於在推薦副團長時張志宏和林超有不少推薦票,看來在群眾中還是有一定的威信,領導也變動了一下他們的職務。
張志宏由於在射擊理論方面有特長,就被任命為團的射擊主任,林超也由中隊長晉升為副大隊長,陳大壯也弄了箇中隊長,其他一部分人員的職務也有了一些變化。“十八棵青松”中,除了身體不好早已離開飛行隊伍的外,所有的人員都有了實際的職務。因為這些人遇到了一個很好的機遇。
部隊現任的各級領導年齡都比較大了,在一個位置上任職時間也比較長了,為了部隊的長遠建設,也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是應該改變一下他們的位置,也需要一些年輕的同志往上遞補。前一批的飛行員是號稱“八年抗戰”的,在航校裡呆了八年的時間,只比張志宏他們早到部隊兩年,年齡卻比張志宏他們大了將近十歲,在幹部年青化的政策下,他們當然就失去了年齡優勢,所以在幹部的選拔上,就自然的落在了張志宏他們這一批的身上。
………【第一百七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