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那就都抄家吧(第1/2 頁)
欽差林忠與揚州的鹽商們約定,十日內剿滅淮河鹽幫,打擊私鹽。
前九天不見動靜,今天是第十天,一大早上,淮河邊有十一艘鹽船靠岸,老百姓們看到船上一群阿巴阿巴游蕩。
趕緊叫來官府,最後確認了這是在淮河上走私私鹽的鹽幫,一個個都是朝廷重犯,沒有錯的,其中還有淮河有名的大鹽梟鹹老二,已經伏誅身死。
船上沒死沒傻的活口,只有一些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一直被關起來,問她們發生了什麼自然也沒人知道。
另外,也沒見那年輕官差的身影。
淮河鹽幫,一夜覆滅。
沒人知道原因,但其他流域的鹽幫謹慎的縮緊了自己最近的活動,避一避風頭,官府裡不少人開始害怕,淮河鹽幫沒了,但是他們也沒找到鹽幫的賬本,那上面可有他們受賄的證據,鹽幫拿捏他們的把柄,各府官員裡不少人坐立難安。
淮河鹽幫覆滅的訊息很快奔走傳出去,淮河周邊府縣震動,訊息很快到了揚州各大鹽商那,一個個都傻眼了。
他們一直有人盯著那朝廷來的欽差呢,一兵一糧沒動,本以為那欽差是個棒槌的放出大話後發現束手無策,結果這怎麼到日子就悄無聲的說鹽幫沒了?
恰逢這時,欽差來信兒,鹽運司議事。
當初可說了,欽差剿匪,鹽商捐輸。
如今,匪剿成了,這捐輸,捐不捐?
鹽運司大堂上,一眾鹽商到齊,欽差大臣高坐在上面,雖沒說話,但大堂裡鴉雀無聲,還是總商曹慶連說話了:
“恭喜大人剿滅淮河鹽幫,查處私鹽,匡扶揚州鹽務秩序,實乃大功一件,曹某我這就號召揚州百姓為大人造萬民傘,頌揚欽差大人的功績……”
這話倒是有些不虛,剿了鹽幫,當地鹽商是受益人該高興,但是,也沒那麼高興,因為還有個捐輸壓在頭上。
果然,林忠壓根對曹慶連的話沒反應,而是直奔主題說道:
“曹總商不必多言這些無關事,我今日叫諸位來,諸位也知道原因,如今這淮河鹽幫已除,大量私鹽查抄禁賣,你等生意應當無礙了,這一百萬兩捐輸是不是該捐了?”
這話一出,底下一眾鹽商跟卡了脖子一樣難受,那滿臉寫著不想捐,一個個富甲一方的大商,錢肯定拿的出來,但肉疼,誰願意平白拿出這麼多錢來捐輸,都夠養一個村鄉的人好些年的了,這都是自己的錢啊。
何況有一回就有二回,朝廷要捐輸這種事本來就是拉鋸戰,學校門口有個流氓找你要錢,一句話就客客氣氣老實給了,後邊得天天找你要。
鹽商們不管最後給不給錢,這墨跡的過程肯定是要有的,這是朝廷鹽務和揚州鹽商們的一場長期鬥爭,朝廷想拿揚州鹽商當錢袋子,鹽商們不想當錢袋子,卻又離不開朝廷民不能真與官鬥,所以就墨跡扯皮,大景人喜歡折中。
“大人言出必行,我等捐輸確實該捐。”
總商曹慶連拱手似乎是認了,話一出口,周圍幾個鹽商急的差點老曹喊出聲,但好在後面曹慶連繼續說道:
“但是……”
曹慶連話峰一轉,說出了世間最可恨的兩個字,“你很優秀,但是我們不合適”,“你很適合這個崗位,但是我們不錄用你”,“你老婆真漂亮,但是我剛才看見老王去你家了”……甭管前面說的多好,多天花亂墜,只要“但是”這倆字一出,後邊準不好聽。
“但是,大人,我等小商銀錢週轉有限,手裡的銀錢刨去鹽場提鹽和運輸的本錢,實在是剩不多少,若付了這捐輸,週轉一斷,沒錢販鹽,小商入不敷出,這鹽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若我鹽商都完了,鹽斷了供,百姓和官兵沒了鹽吃,那危害無窮啊,大人切要有把眼光看遠。”
這總商曹慶連可真會說啊,那意思這是做生意週轉的錢,捐了就資金鍊斷了,沒了我們鹽商運鹽售鹽,大景就要完蛋了。
林壽操控著師爺坐在後邊聽的直樂。
今日鹽商們再次耍賴,意料之中。
別看林忠欽差是官,這些鹽商是民,老話裡好像官不與民鬥,但那也得看多大能耐多大身份的官,牽扯多大利益。
鹽務欽差辦不成被鹽商擠兌走的多了,對付的不是你背後的官府而是你這個人,欽差也是人,抓到你點把柄你就受不了,十年前有個去閩廣辦鹽務的欽差,不知道被閩廣的鹽商如何對付的,最後沒辦成,回來覆命的途中自殺了,成了轟動一時的大案。
別看這鹽務的差在繁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