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中國古代的賢明君王,為了選拔忠臣良將,嘗試了很多方法,最後總結出兩條經驗:
第一條經驗:“求忠臣必於孝子之家。”什麼是“孝”呢?就是知恩圖報的美德,有感恩之心,在一種知恩圖報的家庭文化中長大的人。必然性情忠直,待人友愛,值得信任。環境造就忠直。
第二條經驗:“聖朝以孝治天下。”為了持續不斷地得到忠臣良將的候選人才,光靠這些人不夠用,不得不培養一種知恩圖報的軟環境,就是現在的企業文化氛圍,一旦形成這樣的氛圍和企業文化,你就能夠不斷地吸引和培養出高忠誠度的人才。與之相反,在一個惟利是圖的公司裡,每一個員工都會自私自利,有奶便是娘,毫無忠誠度可言。
《三國演義》中關羽就是忠誠、信守承諾、敬業和榮耀的象徵。“桃園三結義”後對這個團隊極其忠誠,於是留下很多千古佳話。“千里走單騎”和“過五關、斬六將”只是一種表現形式,想當初曹操萬般挽留,關羽還是忠於朋友之義,投奔荊州。
現代企業,公司管理人員非常重視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忠誠度的作用越來越高。離開忠誠度,個人的價值會變得很小,單槍匹馬很難幹出什麼大事來,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中,如果骨幹技術人員沒有忠誠度,那麼企業的前途就令人擔憂。
當今天整個世界都在談論“變化”、“創新”等時髦的概念時,忠誠度好像顯得過時而陳舊,然而,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是,員工的道德風險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企業的管理者們。必須承認,我們所面臨的變化也帶走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包括那些經濟起飛所依賴的基本的商業精神——忠誠、信用、勤奮和敬業。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年輕人以善於投機取巧為能事,以過河拆橋、善攀高枝為榮耀,領導一轉身就懈怠下來,沒有監督沒有效率,工作時推諉塞責,劃地自封,卻以種種藉口來遮掩自己缺乏的責任心。懶散、消極、懷疑、抱怨……種種職業病如同瘟疫一樣蔓延。老闆和上司有時看在眼裡,可又拿不出什麼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如果企業存在這樣的現象,那麼企業的內部文化就真的需要調整,也說明沒有企業文化。
當一位新人進入公司,經過試用期,他要麼被拒絕,要麼被同化,一個有企業文化、優良傳統的企業就會同化感染新的同事,反之則很危險。
當然,現代企業中有的老闆和高層也非常重視企業文化的渲染和營造,對忠誠度也很重視,如果忠義之氣能長,能得到公司高層的重視,那麼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就會不斷提高,繼而感染整個公司。
一個真正以忠義交友的人,會相互規勸過失、勉志勵行、切磋學問,更可以在你受到脅迫時,為你奮力解危。老闆和員工如果都具有秉承忠義的性格,那麼就是公司的福音,而且還會成為朋友。以忠義之心交友,感情才會真。
有一個叫皮西厄斯的年輕人,他因幹了一些觸犯國王的事被投進了監獄,不久後將被處死。皮西厄斯請求國王放他回家鄉一趟,向他最親愛的人告別,然後再回來伏法。國王認為皮西厄斯想借機逃走,不肯放行。這時,一個自稱達芝的年輕人自告奮勇代替皮西厄斯伏法,並說,如果皮西厄斯不回來他願意代他而死。國王十分驚訝,最後還是同意讓皮西厄斯回家並把達芝關進監獄。
行刑的日子到了,皮西厄斯還沒有來。雖然達芝做好了臨死的準備,但他對朋友的信賴依然堅定不移。他說,為自己深信的人去受苦,他不悲傷。行刑的劊子手前來帶達芝去刑場,就在這時,皮西厄斯出現在門口。暴風雨和船隻遇難使他在路上耽誤了許多時間,他一直擔心自己來得太晚,他十分感激地向達芝致意,然後向劊子手走去。國王看到他倆忠義的美德,認為像達芝和皮西厄斯這樣相互熱愛、忠肝義膽的人不應該受到懲罰,就把他倆釋放了。國王感動地說,願意用全部的財產,換取一位這樣的朋友。
肝膽相照才會產生忠誠(2)
老闆和員工的關係,也是朋友關係、合作關係,也要講忠義。公司愈關照員工,它的聲譽也會愈好。一些比較有遠見的組織,目前正投資於頗為複雜的員工協助方案上,即邀請外來的顧問,替員工處理各式各樣的個人問題(例如:婚姻、法律以及與工作相關的各種問題),公司負擔一切費用,如果有更多老闆和公司採用這種方案,那麼員工的缺勤率,員工的外流現象將會大幅度減少,尤其是當人力資源日減,主管們必須競爭激烈才能吸引人才的時候。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忠信的基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