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1/4 頁)
以目前三級小城每天重新整理500餘人的速度,每年重新整理的人口近20萬,如果純靠重新整理獲得人口,主城需要6年才能湊足500萬!路漫漫其修遠兮,還得到處搶人口……
3、收穫戰馬21萬匹,其中,寶馬27匹!駿馬1952匹!比起北面的草原,戰馬的收穫少了不少。未騸掉的寶馬、駿馬照舊例送去繁衍後代了。
4、駑馬、牛、羊等牲畜數量一百多萬,羊所佔的比例還是絕大多數,值得高興的是,由於此次葉騰光臨的地界,農耕文明比較發達,所以搶到的耕牛比以往多得多,倒可以好好培殖一翻,為將耕牛出售作為領地的支柱產業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5、繳獲的金幣達470萬,金銀珠寶估計價值也七十萬左右。
6、其他武器、鎧甲、糧食、資源無算。
將最後一大批搶來的人口、牲畜處理完畢,終於可以抽出身,去找那些歷史名將和流傳千古的文臣們好好談談,看看他們能不能經得住豐厚的工資、獎金的誘惑?再不行就乾股分紅或者期權激勵?!
嗯,手中還有黃金級名將收服令牌1枚,白銀級1枚,青銅級3枚,看看到時候往誰頭上丟合適。
第一二三章 東郡訪陳宮
曾經在鄉下聽到一對父子爭吵。
“整天遊手好閒、好吃懶做,一點本事沒有,我看你將來怎麼養活你的老婆、孩子!”父親氣憤地大罵。
“我沒本事,是我沒本事嗎?您要能當國家主席,我怎麼也能混個市長、縣長乾乾!”兒子有點不服氣。
其實那兒子不知道,市長、縣長不是那麼好乾的,就憑他那副熊樣,讓他坐在市長、縣長辦公室,恐怕也沒有一個人聽他的。
手下沒有幾個可靠的得力干將,即使身居高位,也不過是坐在椅子上的土偶木梗罷了。
現在的雁門郡就讓葉騰極其頭疼。
從前世到今生,葉騰雖然建了兩次領地,手下兵馬不少,但還是第一次碰到雁門郡這麼複雜的大場面。
首先,雁門郡共有12座系統城市及其附屬鄉鎮,其中世家、官宦勢力錯綜複雜,到底多長時間能將它理順,葉騰心中一點底都沒有;
其次,手下人才缺乏,葉騰知道,如果不找到幾個得用的幹才,現在去雁門郡上任,除了當好土偶木梗之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再次,雁門郡剛剛經歷戰火,戰後重建工作,不但需要大量的錢糧,更需要有效的治理與管控,否則,再多的錢糧、資源只會讓貪官汙吏的腰包更鼓一些,百姓該餓死路邊的,恐怕一個都不會少。
所以,要把雁門郡真正變成自己的地盤,決非一日之功。葉騰決定,上任前先去尋訪大才。
第一目標就鎖定陳宮。
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
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樑材。
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
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臺!
此詩反映出羅貫中對陳宮評價:才堪為棟樑、品高世所稀!
許多人認為,華夏數千年傳承不絕,靠的是服飾之美、禮儀之盛,甚至是華章美食、溫良恭儉,其實,他們錯了,真正支撐華夏這座大廈永遠不倒的是名將脊樑和文臣風骨。
他們是蘇武、是霍去病、是岳飛、是文天祥、是祖逖、是陳宮、是高順、是于謙、是屈原、是冉閔……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夏雨初晴的午後,東郡東武陽醉雲樓。
葉騰在一個錦衣衛的指點下,登上二樓,在走道邊靠窗的桌旁停下,躬身向一中年文士行了一禮。
“在下幷州雁門郡太守葉騰,不知是否有幸與公臺兄共飲一杯?”
“哦,失敬,請。”大漢高官的面子,自是不太好拂逆,陳宮雖少由才名,交友也算廣闊,可如今已過而立之年,也不過先後在郡、縣當過小吏,連八品的縣丞都沒混上過。
雖然自詡滿腹詩書、薄有才名,但畢竟出身寒門,要出人頭地並不太容易,如今有太守級別的人物願意結交,自沒有冷眼相對的道理。
“公臺兄好雅興,桌上美酒香醇,窗外滿眼晴翠,令人豔羨啊。”在雅士面前,不裝文化人很容易被嫌棄。
“若葉太守有雅興,可滿飲此杯!”陳宮看葉騰坐下,端起酒杯,示意一下。
“多謝公臺美意!”葉騰一飲而盡。
“今日太守與是偶遇嗎?”
“非也,素聞公臺兄德才兼備,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