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咱們要幹實事,給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不是為自己爭什麼榮譽!”
治保主任郭興元拿著宣傳材料要去張貼,商亮站起來說:“我和您一起去!”王根林說:“讓郭主任一個人去好了。”商亮說:“我想去認認咱們江灣村的地,看看大家的生活怎麼樣?”李愛民笑道:“好,在農村工作,就要深入基層群眾,瞭解第一手資訊,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辦!要是脫離群眾,群眾也不會理睬你!”商亮感到很幸運,碰到了一位好支書,處處為他著想,給他指點迷津。人在成長路上,是多麼需要這樣的引路人啊!
郭興元和商亮騎著腳踏車,到各個自然村去,江灣村有五個自然村,呈南北走向。商亮說:“郭主任,您能給我介紹一下村裡的情況嗎?”郭興元笑道:“千萬別叫我郭主任,江灣村只有一個主任,那就是王主任,你叫我老郭就行。”商亮說:“那好,我以後就叫您老郭。”郭興元說:“咱們江灣村,現在的人口有二千三百五十六人,一共是四百九十七戶人家,在十年前,只有一千八百多人,主要是因為現在人都長壽了,加上新出生的,人口就多起來了。”商亮敬佩地說:“您知道得這麼清楚呀?”郭興元笑道:“那當然,每家有幾個人,叫什麼名字,在做什麼工作?我們做村幹部的,都要心中有數。”
兩人把競選婦女主任的宣傳材料,貼在路口人家的牆上,還貼在小賣店門口。郭興元說:“我們完成任務了,回吧。”商亮說:“我看白天村裡人很少,都是老人、婦女和小孩,他們看得懂咱們貼的內容嗎?”郭興元說:“年輕人都去上班了,有的在外面做生意,白天人是很少,以前還是集體種田的時候,村裡有什麼事,比如通知啥時候浸種、施肥、噴農藥,催交二金一費了,都用大喇叭廣播,現在種田的農戶少了,大家各顧各了,村幹部很少去農戶家走動了,就你說的選舉這事,其實不貼宣傳也沒啥,我們會派人挨家挨戶上門填選票,是李書記要求辦事公開透明,我們才這麼做。”
商亮一直在外面讀書,對農村的事知之甚少,更不知道這些年來,農村發生的變化,何況,西部農村和江南農村的情況又不同,自己來到江灣村第一天,就感到農村的天地很廣闊,那些長期在基層摸爬滾打的村幹部,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他們的熱情、樸實和樂觀,是我們這些初出校門又眼高手低的學生,要歷練多久才能達到的,我們自以為是天之驕子,就業困難,就把責任歸咎於社會,其實,我們自身的毛病一大堆,高智低能,已是普遍現象,是我們沒有融入社會,不知道生活的艱辛。。 最好的txt下載網
04、婦女主任(二)
晚上,商亮自己煮了點米飯,炒了一個菜,捲心菜炒鹹肉絲,吃得很香。捲心菜和鹹肉,是婦女主任張桂寶從家裡帶來的,她還送了10個雞蛋。南方人喜歡吃米飯,陝西人喜歡吃麵食,包子呀,肉夾饃呀,但商亮在東吳上大學,已經入鄉隨俗了。米飯和甜食,他也吃習慣了。吃過晚飯,看看時間還早,外面夜色很好,商亮走出宿舍,想到院外吹吹風。
村委會有個老人看門,商亮走到門口時,看到他一個人在喝酒,桌上一碟花生,兩個切開的鹹鴨蛋。老人看到商亮,招招手說:“你是新來的吧?吃了嗎?”商亮走進傳達室,說:“老伯,您喝酒呢?”老人啜了一口酒,挾了一粒花生,笑咪咪地說:“天天喝小酒,不喝酒,日子不香。”商亮笑著問:“老伯,您在這看門多久了?”老人說:“我呀,二十來年了,抗美援朝回來,就在村裡養豬,分田到戶後,村裡為了照顧我,叫我來這看門,書記換了幾茬,我還在這呢。”
商亮肅然起敬,沒想到這個瘦小的老頭,居然是當年抗美援朝的志願戰士,他們經過艱苦的歲月,在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看他身體硬朗,一派樂觀開朗,一點也不顯老態。商亮說:“老伯,您今年多大歲數啦?”老人笑道:“不大,今年才七十,小夥子,你要沒事,坐會聊聊話。”商亮高興地說:“好啊!”商亮知道,這樣一位老人,飽經風霜,閱歷無數,跟他聊天,一定能瞭解更多有關江灣村的故事。
老人說:“我姓陳,你叫我老陳好了。”商亮說:“陳伯,您這個年紀,一般都在家安度晚年,您怎麼還上班呢?”老陳說:“我女兒嫁到別的村了,我老伴也去世了,我一個糟老頭子,呆在家裡有什麼勁?我又不會搓麻將,還是上上班,喝點老酒,這個傳達室,現在就是我的家了。”商亮說:“我看您白天也挺忙的,要燒開水,還給院子打掃,還要自己做飯。”老陳說:“我身體好,在這上班,當然要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