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不是漂在咖啡上可有可無的奶油,它就是咖啡裡某一種成份,讓人亢奮、遐想和回味,甜裡有苦,苦中帶甜。——題記
李春燕穩穩地開著車,商亮坐在副駕駛位置上。他偶爾望一眼窗外,想著同是農村,老家和這兒的差距就這麼大,老家剛走出溫飽,這裡已普遍走向小康,就是身邊這位比自己還年輕的女孩,已有車有房,自己要奮鬥多少年,才能到達她這個程度?
李春燕瞥了眼商亮,笑道:“你在想什麼?”商亮笑道:“我在想,論身高、學歷、年齡,我都比你高,就是收入不如你,我很慚愧!”李春燕笑著說:“一個人優不優秀,不是隻看賺多少錢,也不是隻看眼前,說不定你將來有大出息呢?”商亮笑道:“我能有什麼大出息?坦白說,我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才應聘當村官的,不過,我現在挺喜歡這份工作,我把自己當江灣人了。”李春燕笑道:“我挺羨慕你的,能在外面讀書、工作和生活,我沒文化,一個人出去怕被人賣了,記得我第一次去公司考察,還是舅舅陪我去的。”
商亮對她的開店經歷很感興趣,問道:“你是哪年開的服裝店?”李春燕說:“我16歲初中畢業,17歲就開了一家服裝店,我爸爸出2萬塊,我舅舅給了我3萬,我就用這5萬塊,在鎮上的集貿市場開了家服裝店,因為地理位置好,生意很好,第一年就賺了8萬塊,第二年,我把服裝店改成了品牌服飾專賣店,平均一天的營業額有三千塊,我有一千多塊的毛利潤。”商亮感嘆道:“開店有這麼賺錢嗎?”李春燕說:“也不是,也有開店虧本的,這跟進的款式和賣的方式有關,我現在專賣店裡賣的服裝,價位基本在50元到200元之間,大多數在100元左右,面向年輕人,面料好,款式新,比較好銷。”商亮說:“你真行啊,我對生意經可是一竅不通!雖然我曾經也想過創業,但苦於沒有本錢,只能停留在紙上談兵。”李春燕說:“不一定非要等到自己有錢才去創業,如果能借到錢,用借來的錢也可以做生意,這叫借雞生蛋!”
聽了李春燕的話,商亮忽然想起李書記要貸款造廠房招商的事,他們父女的思路還真是一致,也許,李書記的打算是可行的,江灣村沒有本錢,如果因循守舊,就一直是老樣子,不會有進步,就像身旁的這位李春燕,她初中畢業後也沒錢,不是在親友的幫助下,才開起了服裝店嗎?商亮說:“用借來的錢創業,是否壓力更大些?要是虧本了怎麼辦?”李春燕笑道:“虧本了當然要還,不過,誰創業不是想成功的?既然做了就要千方百計做好!”
社會實踐真是能鍛鍊人,自己讀了那麼多年書,考慮問題瞻前顧後,總想面面俱到,卻不知有些事情,想得太多,反而做不成,倒不如春燕那樣,把問題想得簡單點,朝著目標努力去做,這樣更容易獲得成功。商亮笑道:“春燕,你是老闆,我是打工者,論社會經驗,我要跟你好好學啊,你店裡要不要臨時工?每天晚上我下班後,到你服裝店打工吧?”李春燕笑道:“小廟供不起大和尚,我可不敢埋沒人才!再說,我店裡的店長、收銀員和服務員都有了,不需要增加人手。”商亮笑道:“你是拒絕我了?”李春燕笑道:“咱是小店,合理安排人手很重要,不比有的機關單位,領導的七姑八姨都往裡塞,造成有的人沒有事幹,有的事沒有人幹!”
商亮嘆道:“有的人沒事幹,有的事沒人幹?太精闢了!”李春燕偷笑道:“不是我說的,是我從《新聞聯播》上聽來的。”商亮說:“你不看時裝表演,看《新聞聯播》?”李春燕說:“我爸逼我看《新聞聯播》,說年輕人要關心國家大事,不能兩眼一抹黑!那什麼時裝表演,我從來不看,對我賣服裝一點沒啟發,那就是表演服,街上誰穿那服裝?那一套要賣幾萬、幾十萬,一般人誰買得起?”商亮從不看電視,想了解什麼資訊,就從網上查詢,這回聽了李春燕的話,覺得有必要看看電視新聞,瞭解時事動態,對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有幫助。
車子拐進月亮小區,商亮忽然想起什麼,抱歉地說:“真是不好意思,我就跟著你來了,什麼禮物都沒有。”李春燕笑道:“說什麼呢?你來了,就是最大的禮物啊!”李春燕開啟房門,一陣音樂撲面而來,有人叫道:“小燕回來了!哦,還帶來了神秘嘉賓,是位帥哥哦!”李春燕向商亮介紹道:“這幾位是我的好朋友!”她又向屋裡的幾位介紹道:“這位是我的朋友商亮,東吳大學的高材生,現在咱們江灣村當村官,是我爸的助理!”一位叫小慧的女孩嚷道:“朋友?是男朋友吧?春燕,你把男朋友雪藏了這麼久,保密工作夠可以啊!”春燕臉紅著,連忙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