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子說:“一塊賣不賣?”懷梅花說:“一塊二,低了不賣!”中年男子轉身走了。
天色漸漸亮起來,菜場里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菜場裡另外有蔬菜攤位,那是常做蔬菜生意的租的攤位,蔬菜的品種比較多,但不能保證新鮮,有些鎮上的居民,喜歡到臨時的攤位上買菜,那是農民從鄉下拿出來賣的,品種雖少,但是很新鮮。讓懷梅花意想不到的是,直到上午八點半,她才賣掉十幾斤。這時她才醒悟,今天是星期天,工廠的食堂大多休息,那些購買量較多的食堂採購員一個也沒見著,就是那些放假的打工仔、打工妹,也不大喜歡吃青椒,因為青椒不辣,適合本地人口味,不對愛吃辣的外來打工者的胃口,而本地那些經常買菜的大娘,貪圖便宜的蔬菜,五角一斤的白菜,三角的蘿蔔,六角的土豆,四角的青菜,都比一斤一塊五的青椒便宜許多,她們賺貴,問問價錢就走開了。
懷梅花有點鬱悶,前幾天因為有食堂的人來買,有時也批發給菜販子,帶出來的兩筐青椒,不到七點半就能賣完,今天情況不妙,兩大筐基本沒動,而肚子卻餓得咕咕叫了,想著帶出來的青椒還沒變成錢,她捨不得買早點吃。身邊的攤位都撤了,她孤零零地留在原地,守著兩筐基本沒動的青椒,有點茫然。還有十天就是春節了,怎麼蔬菜的價格還這麼低呢?要是青椒在春節期間賣不上價,那商亮的大棚蔬菜夢不是落空了嗎?商亮付出的錢遭受的損失,這還是次要的,要是試種失敗,可能會影響到商亮的形象,這對商亮是不利的。她在蔬菜大棚上花去大量的精力,其實最根本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賺錢,而是想借機幫商亮一把。
快到十點鐘了,買菜的人漸漸稀少,懷梅花有點坐不住了。她不甘心就這麼回家,青椒沒賣掉,回去會讓商亮擔心的,那就繼續留在這兒,不信就沒人買!懷梅花在附近十幾米遠的小攤上買了個大餅,乾巴巴地啃起來。有位四十幾歲、打扮光鮮的婦女走了過來,看了看懷梅花跟前的青椒,說:“你的甜椒怎麼賣?”由於青椒有股淡淡的甜味,當地人管青椒也叫甜椒。攤位前好不容易來個人,懷梅花生怕她走掉,不敢多要價,就說:“一斤一塊二,大姐,您要買多少?”婦女說:“我要三十斤,你幫我送過去行不行?”懷梅花說:“送到哪兒?”婦女說:“東方紅飯店,晚上有人訂了三十桌喜宴。”懷梅花說:“好的,我這就給您送過去。”
婦女要她送貨上門,啟發了懷梅花:既然沒人來買,何不主動去推銷?沿街的飯店和商家,他們每天都要買菜,青椒跟其它葷菜搭配,可以炒很多菜式,比如“青椒魚頭”、“青椒炒肉絲”、“青椒炒腰片”等,這些都是很美味的家常菜,當地人大多喜歡吃這種不辣的青椒,只是有的人只知冬天的白菜、青菜、蘿蔔之類,卻不知青椒也成了時令蔬菜。從東方紅飯店出來,懷梅花慢悠悠地騎著三輪車,向沿街的商家和飯店兜售,此時正值燒飯炒菜時間,不到一小時,她就把剩下的一筐青椒全部賣光!看到三輪車上空蕩蕩的兩個籮筐,歡快的心情,從懷梅花的心裡,油然而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15、節外生枝(三)
司馬琴不想回家過年,她不好意思在懷梅花家白吃白住,她知道給錢的話,懷梅花不會收,看到懷梅花一個人忙前忙後,司馬琴感到自己的無能。一天,她看到懷梅花從鎮上賣菜回來,又去蔬菜大棚採青椒,就主動要求幫忙。說是採摘,其實是用剪刀剪的,可以避免傷到青椒株。司馬琴說:“梅花姐,青椒好賣嗎?”懷梅花說:“賣是能賣掉,就是賣不起價。”司馬琴說:“這半畝大棚的青椒,一共能收入多少?”懷梅花說:“才賣了三分之一,有一千多塊,剩下的賣了才能算收入。”司馬琴說:“你們辛辛苦苦幾個月,賣完才幾千塊,我還想,要是效益好的話,我也要加盟,在這兒承包二三畝地,乾脆留下來種蔬菜好了!”懷梅花笑道:“這哪是你乾的活?種田是風險小,但收入也少啊!”
過幾天就是春節,司馬琴想給自己買幾件新衣裳,順便也給小磊帶幾樣玩具。上午,懷梅花賣菜還沒回來,家裡就小磊和他的奶奶,司馬琴說要出去走走,實際她到村裡來找商亮。商亮這幾天比較忙,跟著郭興元和張桂寶,對殘疾人、孤寡老人、貧困戶和家有重病人的,登門看望,送上年貨和慰問金,懷梅花家也有三百元。王主任看到今年村裡出租出房有了錢,希望李書記能請村幹部吃頓年夜飯。李書記說:“年夜飯好幾年沒吃了,吃喝這個口子咱就不開了,咱們來點實惠的,給幾位村幹部每人發兩條草魚,怎麼樣?” 幾人都覺得,拿魚比吃飯合得來,就一致同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