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4/4 頁)
騎兵團,共7。8 萬餘人,分左右兩路由白水、澄城、合陽一線向黃龍解放區進犯。其中以整編第三十八、十七師為右路,由合陽進犯韓城,佔領禹門口,企圖切斷西北野戰軍與晉南的聯絡;以整編第三十六師為左路,由白水進犯石堡;另以整編第一師,由銅川北犯宜君,並隨時準備東援。
彭德懷即刻向中央軍委報告,胡宗南分路北犯,西北野戰軍決心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縱隊於石堡鎮(今黃龍)、韓城等地予以抗擊,四縱南進秦關鎮。
彭德懷認真分析了敵情,決心首先消滅敵三十六師。具體作戰部署是:第四縱隊騎兵第六師為右翼集團,於宜君南節節抗擊,吸引敵整一師北進,並阻其東援;以第三縱隊獨立第一、第二旅各一個團,第二縱隊獨立第六旅一個團,黃龍軍分割槽一個團組成左翼集團,抗擊敵三十八、十七師之攻擊,保障主力左翼安全;集中主力於石堡東南、西南地區,準備在石堡以南山地誘殲由馮原鎮北犯之敵整三十六師及第一四二團。
敵三十六師在沙家店戰役中已被我軍殲滅過一次。胡宗南為了掩飾敗績,強充硬漢,命逃出的鐘松使用原有的番號,再組編一個三十六師。
鍾松率領這支已不是“原裝”的三十六師,倉促開上戰場,發誓要一雪前恥,挽回面子。
7 月底,三十六師前進到白水縣東北之馮原附近。
西北野戰軍聞訊,主動放棄韓城,向石堡移動,準備伏擊即將進入黃龍山區的三十六師。
鍾松連吃敗仗,變得狡猾了。他雖不戰而佔韓城,但不敢向黃龍山區冒進。他命第二十八旅在左,於澄城之魏橋、馮原、壺梯山之線佔領陣地;第一六五旅居右,在西接壺梯山東側,東至熊村、劉莊之線佔領陣地;師直屬隊位置於壺梯山南約3 裡的東柳村;第一二三旅為師預備隊。
胡宗南和鍾松心裡都明白馮原地區的地形及戰略價值:馮原是黃龍山的門戶,介牌山是馮原的屏障,壺梯山是馮原的鎖鑰,如果壺梯山失守,則馮原鎮以南無險可守,解放軍就可以由介牌山居高臨下,直撲富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