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4章 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兩條龍(第1/2 頁)
“1867年的夏天,我在那霸新兵營裡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戰士,我新兵營的訓練班長是島津大郎,一名扶桑人,劍道很厲害的……”
“那是我人生最終要的一次蛻變,我從一個瘦弱不堪的,已經在深宮裡養廢了的皇帝,變成了一個曬的漆黑但是渾身充滿肌肉硬朗的小夥子……”
“師傅啊……他改變了我的命運……”
在同治帝的描述中,1867年的夏天,很多場景再次浮現,二毛他們是親歷者,都是歷歷在目的。
而戈登也能想象出當時的樣子。
肖樂天對同治帝的改變太多了,最基本的就是身體素質,強化新兵訓練,然後龍爺還搞到了無數江湖裡的藥方。
載淳就是白天拼命的新兵訓練,晚上累死累活的泡黑藥湯,各種名貴的補藥滋養並改善著同治帝羸弱的身體。
就是這樣殘酷的訓練,讓同治帝的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出生時候那種先天不足,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真實歷史上的同治帝身體是非常不好的,因為出生就有先天不足,瘦弱的很,再加上深宮裡養著,很多規矩都是不科學的。
沒有鍛鍊,沒有合理的營養搭配,甚至連多曬太陽都不可以。
因為咸豐皇帝就這麼一個孩子,他又是幼年登基,所有人都把他當珍珠一樣過分的保護了起來。
長於深宮女人之手,渾身都是陰氣,太缺乏陽氣了。
同治帝跟過去清朝的歷代皇子們不一樣,他上面的皇子畢竟還要學武,要講究文武雙全,練武肯定就能換一個好身體啊。
可是這個重要的環節,被深宮裡的女人和一群寵臣給耽誤了。
一個先天不足而且後天又缺乏鍛鍊的同治帝,其實不用得那種病,也會早死的!
而這一切在肖樂天的手裡得到改變,肖樂天用強化軍訓和江湖秘方讓同治帝真正成為了一個男子漢。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沒有那一段強化訓練和滋養身體,那麼現在載淳根本熬不到今天。
他早就病死見列組列宗了,根本就熬不到現在!
能熬到現在,真的是多虧了肖樂天了。
而肖樂天不僅幫助載淳得到了一個好身體,同時還給他塑造了一個更好的思想體系,其實這師徒二人對亞洲局勢是有最終推演的。
“你們知道長城是怎麼形成的嗎?為什麼是地圖上那個形象嗎?”二毛眼神空洞的看著天花板,他看著自己思念的師傅。
他好像又回到了師傅面前,在那個夏夜得到了師傅的諄諄教誨,只要不好好學,師傅就會給自己一個腦瓜嘣的。
很疼很疼,但是心裡……很甜很甜,那是一種有人管你,有人給你破迷開悟,讓你永遠不迷惑的幸福。
“你們不懂啊……長城形成這樣的形態,一方面是根據山體河流走勢而修建,而另一方面則是降雨線的劃分……”
“師傅叫他400毫米年降雨線……”
載淳開始一點點把當年的談話重複了一遍,戈登和二毛鋼筆沙沙的響,拼命記錄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字。
長城並不是那一個人隨手畫的,其實那就是中原人經驗的結晶,他實際上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分界線。
而這種分界線,一方面靠山川河流的天塹阻擋,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年降雨量了。
年降雨量400毫米,這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高於400毫米就可以適合農業生產了。
從耐寒的小麥和黍米,到更南方的水稻,這些農作物都要依賴年降雨量來生長。
而低於400毫米降雨量,就不適合農耕文明發展了,那裡將是遊牧民族的天堂!
這其實就是亞洲大地上,農耕文明和遊牧民族的自然分界,是地球環境造就了兩種不同的生態,最後出現兩種適應不同生態的文明形式。
為什麼漢武帝遠征漠北,最後大獲全勝了,漢人的統治卻無法長久呢?根源就在這裡,農耕文明沒法在400毫米降雨線以北發展。
至少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無法發展!
既然無法發展,那麼持久的佔領就會空耗錢糧,最後撐不住了那就只能退回去了。
唐朝強大不強大啊?勢力也跨過了長城降雨線的區域,把國土投射到了遊牧文明的地盤上。
但是唐朝也只能依賴以夷制夷的戰略,在遊牧民族的地盤上,唐朝的正統性其實在一個個城池,在各大都護府和節度使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