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1/4 頁)
魏徵道:“王妃多慮了,我們自當多努力,總有一天會有出頭之日的。”
“話不能這麼說,那要讓你們這樣的人才埋沒多少年呢?我們齊王殿下是什麼樣的人,你們也是知道的,若讓你們跟著他。就更不妥了。”子儀想了想說,“不如這樣吧,我跟太子妃關係還不錯,我跟她說說,把你們引薦給太子殿下,你們可願意?”
常何馬上喜形於色,魏徵瞥了他一眼,他才收起了笑容。魏徵恭敬地說:“這太麻煩王妃了。”
子儀誠懇地笑著,“是魏先生太客氣了,當日若不是二位相助。子儀怎麼出得了瓦崗?若出不了瓦崗。今日怕早已身首異處,子儀只是推薦二位去發揮才能,跟二位的救命之恩相比實在難及萬分,還請你們不要拒絕。給我個機會報答恩人。”
子儀說著站起來行禮。二人忙起身。魏徵道:“王妃,這可使不得。王妃誠心相待,我二人感激不盡。可萬萬受不得王妃之禮!”
子儀笑道:“那我就當是魏先生答應了,明天你們就跟著我去東宮。”
第二日,子儀把魏徵、常何帶到東宮,引薦給鄭觀音,又由鄭觀音推薦給建成。建成見二人都是可用之才,便給他們在東宮安排了職務。
之後,鄭觀音又透過其他途徑網羅了文臣王珪,還有馮立、薛萬徹、謝叔方、楊文乾等武將,東宮的人才越來越多了……
※※※
子軒養傷的這段時間,世民幾乎寸步不離,軍務的事情只得由元吉這個副帥拍板。其實元吉就只是個牌位,一切軍務由李靖打理,元吉只是負責點個頭,但元吉卻找到了當領導的感覺,畢竟李靖表面上還是要請示他一下的,這使得元吉也願意多參與些軍務。
而這一陣子,唐軍對洛陽的包圍越來越緊,管州、滎州、汴州等地紛紛降唐,於是元吉欣欣然覺得自己的功勞也蠻大的嘛!
李元吉高興了,可王世充失落了,洛陽城在唐軍的圍攻下開始斷糧,眾人降唐更是給了他沉重的打擊,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一種無邊的恐懼一點一點地吞噬著王世充。怎麼辦呢?再不想點辦法這皇帝可就當到頭了,王世充揹著手獨自在大殿裡來回地走。突然靈光一亮,王世充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只有這個人才能挽救他的大鄭帝國覆亡的命運。這個人便是竇建德,雖然竇建德此前與他互有爭戰,但如果洛陽被大唐攻陷,那李淵的下一個目標一定是竇建德,希望竇建德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於是王世充派自己的侄子王琬帶人去河北向夏王竇建德求救。
竇建德接到了王世充的求救信後,火速與手下文武商議,大家都認為應該救王世充,不然洛陽被大唐吞併了,李淵一家獨大,沒有人能與之抗衡,大唐統一天下就是遲早的事了那夏國也就不存在了。
竇建德聽了眾人的意見沉吟了半晌,道:“眾位所言有理,但孤覺得還是先派人去給那李世民送一封信去,勸他罷兵的好。”
眾人不解,七嘴八舌地議論,這兵貴神速,此時若不出戰,恐怕過不了多久洛陽的王世充就挺不住了,而李世民此時正占上峰,如何能是一封信就能勸得動他的。
竇建德詭異地一笑,“李世民固然不會因為一封信而退兵,這封信其實是給王世充看的。洛陽還能堅持一段時間,等他真的堅持不住了,孤再去救他,到那時唐軍也是兵疲將惰了。”
眾人讚歎,夏王竇建德果然高明,這一封信送去給李世民是先禮後兵,對於王世充則是讓他看到我大夏可是幫你了啊。而這封信一來一回可拖延時間,等李世民和王世充兩敗俱傷,到那時出戰,不但收拾了李世民,恐怕洛陽也是囊中之物。最後一統江山的便是夏王了!
子軒的傷逐漸好了起來,世民經常扶著她在兵營裡轉轉,這一日,世民陪著子軒到馬廄裡看他新得的一匹戰馬。
子軒指著馬廄中最搶眼的一匹純赤色馬,“可是這一匹?”
世民道:“正是,它可是來自波斯的汗血寶馬。”
子軒笑道:“它可是叫什伐赤?”
“你怎麼知道?”世民詫異地問道。
子軒調皮地一笑,“因為在歷史上不但秦王李世民有名,他的馬也很有名!”
“是嗎?”世民從身後環住她,下巴擔在她的肩上,調笑道,“你還知道本王的什麼事啊?”
子軒輕笑出聲,“很多啊,你的一生!”
“哦?那是什麼樣的一生?”世民問道。
子軒偏頭靠在他的頭上,“那是光芒萬丈的一生!是讓後世景仰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