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素養就是精雕細刻,就是千錘百煉!正因為獲得素養的過程如此不易,所以高品位的素養才讓常人望塵莫及,有素養的人和沒素養的人,才有著如此顯著的區別。
沒有當過運動員的人,對世界冠軍和業餘選手的差別,並不是很容易理解,就像沒有做過生意的人對財富的積累缺乏認識一樣。
世界上有很多天才,他們都有靈感閃現的時候,但最終成大師的並不多。就因為缺少量的積累,偶爾的閃光也就倏然而逝了。
如果我們把做生意看成一種職業,生意人的職業素養,也就像運動員的技能一樣,也是在天長日久的訓練中打磨出來的,也必須經過很多事,走過很多路,才有了經驗的積累,才有了令人信賴的能力。
少年得志的人,我們可能只看到他眼前的輝煌,卻沒有看到他日後的危機。過早得志,很可能忽略了素養的打磨,就是他有心錘鍊,已經啟動的快車,也不容他停下來慢慢調整。
其實,素養本身就是一筆財富,要相信,哪怕微軟破產了,比爾?蓋茨也絕不會失業。相反,一個乞丐,哪怕他中了百萬大獎,也很難成為真正的富人,很難富一輩子。
所以,任何事情,只要你好好地去做了,做的過程,就是素養提高的過程,只要你好好地做,不管賺多賺少,你都是贏家,你都在向財富靠近。
窮人要戰勝自己
有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窮人,很窮。一個富人見他可憐,就起了善心,想幫他致富。富人送給他一頭牛,囑他好好開荒,等春天來了撒上種子,秋天就可以遠離那個“窮”字了。
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是沒過幾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窮人就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隻羊,先殺一隻吃,剩下的還可以生小羊,長大了拿去賣,可以賺更多的錢。
窮人的計劃如願以償,只是吃了一隻羊之後,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忍不住又吃了一隻。窮人想,這樣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賣了,買成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雞蛋立刻可以賺錢,日子立刻可以好轉。
窮人的計劃又如願以償了。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又艱難了,又忍不住殺雞。終於殺到只剩一隻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他想,致富是無望了,還不如把雞賣了,打一壺酒,三杯下肚,萬事不愁。
很快春天來了,發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送種子來,赫然發現窮人正就著鹹菜喝酒,牛早就沒有了,依然一貧如洗。
富人轉身走了。窮人當然一直窮著。
靠人推是走不遠的。外人的幫助對窮人來說只是一種機遇,能不能抓住機遇改變命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很多窮人都有過夢想,甚至有過行動,但假如不能夠戰勝惰性,不能夠堅持到底,最終還是一場空。
窮人要有思想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是個什麼荒唐邏輯!諸葛亮是無價之寶,臭皮匠遍街都是,兩者豈在一個量級!且不說千千萬萬個臭皮匠頂不了一個諸葛亮,就是世世代代的臭皮匠也是無法和諸葛亮相比的。
思想和智慧,不能用數量來衡量。即使在古代,一個秀才如果落難,實在走投無路了,讓他擔水種地打豬草,儘管腰痠背痛,還是能很快適應。但如果一個粗人突然得到意外提拔,讓他到翰林院舞文弄墨,可能一輩子都寫不出像樣的文章。人的智慧高於一切,知識經濟從來就有存在的土壤。
只不過當人們的日常用品,更多地是由手來生產時,手的價值被廣泛認同(必須承認的是,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情況下,對於一個饑民來說,半個臭皮匠就遠遠超過一個諸葛亮了,因為他有手藝,可以掙錢餬口),思想和智慧只被當作無形的精神財富,而沒有具體的量化形式。
只有當工業文明發展到成熟階段,機器代替了手,商品的豐富使製造環節以外產生了很多獲取利潤的空間,頭腦的經濟價值才被更多人認識。
這正是資訊時代產生的前提。資訊是物質形式和精神內容相結合的產物,當資訊作為一種產業出現在人類社會時,思想和智慧也就找到了物化的途徑。
以前我們總說思想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實在我們這個時代,思想不僅是精神財富,還是可以物化的有形的財富,很多時候是可以喊價出售的。一個思想可能催生出一個產業,也可能讓一種經營活動產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窮人最寶貴的資源是什麼?不是有限的那一點點存款,也不是身強力壯,而是大腦。
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