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完全地理清思路。
幾個通宵,肖勁光關於東北工作的幾點建議出來了,基本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東北的戰爭將是比較長期的、殘酷的、較大規模的,以運動戰為主的戰爭。我們在兵力部署上、兵力組成上、交通運輸的掌握上、兵源物資的補充上,以及後方建設諸問題上,都要適應這一戰略要求。
二,關於兵力部署,完全同意東北局在南滿組成兩個戰線的決定。根據敵我態勢的變化發展,南滿將有可能展開激烈爭奪戰!在南滿組成兩個戰線,對阻滯敵人進攻,對我們爭取東北有戰略意義。因此,我建議,東南滿主力目前擬應集結於遼陽、遼中一帶,同時將溝幫子到營口一線的鐵路徹底破壞,以策應西南方面的作戰。
三,在部隊編組上,東北有些改編過來的部隊,不僅沒有戰鬥力,而且本身鞏固都成問題。像撫順獨立旅,全是散兵遊勇編成,不能作主力部隊使用。而像三五九旅這樣的老部隊,又長期無兵源補充。因此,近期原則上要用沒有戰鬥力的部隊去擴大、充實老部隊,同時劃定主力部隊的擴兵地區,扶植地方武裝。目前成立正規兵團的時機尚未成熟。
四,對東北交通運輸的掌握上,是關於軍事成敗的一個大問題。有了運輸力量,一個師則可當幾個師用,沒有運輸力量,幾個師只能起一個師的作用。許多鐵路支線,沒統一管理,有許多地方指揮不靈。如,梅河口這個樞紐站,車頭、車輛都調不動,一個連長在那裡說了算。因此,必須統一運輸工作,清查車輛、修整鐵路,進行有計劃的運輸工作。
五,關於大後方的建設問題。就目前現狀看,各部隊都收集了許多日偽遺棄的資財,都零亂地分散於各地,如不立即加強管理,集中於大後方,有計劃的分配使用,將造成極大的流失和浪費。應該在延吉、牡丹江、佳木斯、北安、通遼等地聚集物資,恢復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建立鞏固的後方根據地。
肖勁光把報告寫好後,和部隊編組,整訓計劃一起交給了林彪。
東北局對報告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之後,向中央作了報告。
瀋陽。彭真住處。
“來來來,坐坐坐!”當肖勁光踏進彭真住處小客廳時,彭真一面熱情招呼,一邊親自給肖勁光倒茶,“肖參謀長,你的報告寫得好哇。我們有的同志就是轉不過彎來。只知道目前兵力還有點優勢,主張和敵人拼大城市。
他們就不考慮軍事上的優勢在短時期內會有一個回落,因為國民黨在不斷增兵啊!所以,你說的關於後方建設問題很重要,的確比打一兩個勝仗重要呵!“
肖勁光喝了一口茶:“我寫那些,供東北局決策時參考參考,是對是錯還很難說呢!”
“唉——,對對對!我們將報告報中央之後,中央已經回電,你看這一段。”彭真將一張電丈遞給肖勁光。肖勁光拿起電文,認真閱讀了其中一段:請你們注意東北長期、永久根據地的建立。(以)及在通化、延壽、寧安、東寧、密山、穆寧、佳木斯、嫩江、黑江、洮南、開魯等地區,必須派必要的老部隊和幹部去開闢工作,建立工業,組織與訓練軍隊,開辦學校,以便能夠源源供給前線,有如漢高祖之漢中。只有這一計劃的成功,我在東北的鬥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目前你們的部隊和幹部集中在南滿長春路附近工作是對的。但必須同時加強長春路兩邊深遠後方的工作,建立鞏固的根據地。
肖勁光讀完電報,輕輕將電文放回桌上。
“肖勁光同志,除了林彪司令員上次給你佈置的抓軍隊整編整訓工作外,我們還請你把後方建設的工作抓起來。”彭真看著肖勁光說道。
“後方建設工作?”肖勁光希望彭真說得具體一點。彭真說:“是啊,根據你的報告內容,你對這方面的工作認識很高,同時也很熟悉情況,是最合適的人選啦!”初進東北之時,政務工作人才比軍事人才更缺少,這是實情。所以,彭真讀了肖勁光的報告之後,很希望肖勁光能幫他一把,甚至今後乾脆做政務領導工作。
肖勁光二話沒說。只要是黨組織安排的工作,他從沒挑挑揀揀過。
1945年11月16日,國民黨軍攻佔東北人民自治軍駐守的瀋陽。
1946年3 月,蘇聯軍隊開始北撤回國。國民黨軍進駐瀋陽。
3 月27日,國民黨東北保安軍集中五個軍,十一個師的兵力,南向本溪,北向四平發動猛烈進攻。
5 月19日,國民黨軍攻佔四平。
5 月23日,國民黨軍侵佔長春,並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