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4/4 頁)
時,有少數戰士產生了怕艱苦的思想,個別陝北籍的戰士還不辭而別了。他們的家鄉解放了,不受壓迫了,家裡又分了地;就開小差回家去種地。當然,陝北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很大,從大軍開始西進到蘭州解放,我們的692萬民工,193萬頭牲畜,89萬輛大車,全都是陝北、隴東老區出的嘛!關中地區的群眾也在支前,但支前大軍的主力和骨幹,是陝北和隴東老區的。”
“我也聽說過,陝北人離不開家鄉。活得下去,誰願意離開家鄉?陝北出來參軍的,全都是自願的,從劉志丹,謝子長等同志鬧革命時期起,直到現在,都是這樣的,許光達的第2兵團,從戰士到幹部,基本上還是陝北紅軍老底子嘛!是不是這個情況?”
許光達見彭德懷在看他,笑了笑,說:
“是的。兵團政委王世泰,第4軍軍長張達志,副軍長兼參謀長高錦純,還有許多軍級幹部,師級幹部,團級幹部,包括營級連級幹部,都是陝西的。昨天,在沈家嶺犧牲的王學禮等英雄,也是陝西的。”
會場裡出現了一陣輕微的低語聲。
彭德懷的目光在一份檔案的內容上停留了下來。他要組織大家學習這些檔案,打算再粗略地翻一下,先把重點和精神實質領會深刻,爾後好向大家作傳達。
片刻,他看了看坐在長桌周圍的同志們,又不慌不忙地說:
“我們的革命隊伍,來自天南海北,從江西長征到陝北,再從陝北到大西北,戰士們也是娘生爹養的,都有個家;他們渾身也是肉長的,都懂得苦;為了大家,就顧不得小家。現在,進了蘭州城,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群眾也不睡炕,許多地方還把花毯鋪在地上,大姑娘穿著打扮也美氣……好像革命到頭了,該享受一點啦。這樣,可不對,革命還遠著哩,還需要我們這些拿槍的人再去搞建設。因此,時刻都要想著革命,想著建設,可不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眼花繚亂,思想開了小差喲!”
這番風趣的話,說得大家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彭德懷卻不笑。
他等會場恢復平靜後,繼續說:
“蘭州戰役的勝利,是黨的勝利,人民的勝利。進了蘭州城,就居功驕傲,想鬆一口氣,過幾天舒舒服服的生活,就不願再過陝北那樣的艱苦生活,也是革命不到底的表現,應當教育部隊,克服一切驕傲、鬆勁、享受思想,樹立將革命和建設進行到底的遠大志向。”
他的目光,又落在翻開的檔案上。從他的眼神到他的聲音,比開始都嚴肅了許多。他用一種堅定而沉靜的聲調說:
“蘭州的解放,是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特別是西北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在全國各個戰場的緊密配合下,全體指戰員英勇戰鬥取得的。因此,我剛才就說,這個勝利,是黨的勝利,人民的勝利。人民政府和各族人民高度讚揚我們,熱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