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解除了武裝。還有多起事件,軍官利用中國軍隊僅有的幾輛軍用卡車搶運個人家產,被解除了職務。(長沙陷落後,有四名高階軍官因此被槍斃。)
但唯一的一線希望是中國人民的凝聚力將使他們重新振作起來。
蔣介石開始實施改革徵兵制度。他最能幹的將軍之一陳誠正在改組軍隊,撤消三分之一現有的只在理論上存在的師級建制單位。這樣,中國軍隊各部隊就全部實現了滿編。同時,中國的盟國也在採取措施修改一些基本條件,使中國的改革更有必要。
美國陸軍航空運輸司令部透過“駝峰航線”,越過喜馬拉雅山把越來越多的物資運到中國。現在的運量是每月25;000噸,而過去透過滇緬公路運輸的時候運量只有現在的一半。美國第14和第20飛行隊所需的大量汽油都是他們自己運輸的。在航空運輸司令部運送的物資中,有25…40%是在史迪威將軍的親自監督下分配給中國陸軍的,其中包括75…100毫米火炮、卡車、吉普車、輕武器和彈藥。
約瑟夫·史迪威將軍是一位堅韌不撥、飽經風霜的軍人。戰爭實踐讓他認識到,自己40年前在西點軍校教科書上學到的教導是正確的,即戰爭需要的不僅是戰場上的廝殺。1944年10月底,史迪威將軍奉命回國。
在史迪威將軍被提升為美國陸軍第6位四星將軍後僅3個月,白宮發表了一份無力而言辭謹慎的宣告。宣告沒有解釋為什麼悄悄地解除了史迪威的一系列顯赫的職務——蔣委員長的參謀長、駐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海軍上將的助理、中緬印戰區的美軍司令。
從重慶傳來關於史迪威的一些其他訊息。有報道說,他曾為中國軍隊制定過新的訓練計劃。也有報道說當緬甸—雷多公路修好後,將有更多的物資透過這裡運往中國。在這些傳言背後是中國複雜的政治形勢,包括中國與英國在東南亞的利益衝突,以及國內外共產黨勢力形成的壓力。那些瞭解史迪威的陸軍官兵回憶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