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之風範,上前挑選衣服的舉手投足間充滿優雅。
內務府其實早就準備週末要穿的官服,不過楊玉環還是為他挑選了一套合身絲質,雁銜威儀的唐朝漢服,為自己挑選的是唐朝有名的織金絲妝花鍛衫裙。
唐代女性服飾中有一種在貴婦間流行一種衫裙。它將裙帶高高系在腰線以上,比如胸下,甚至系在胸線上方,尤其是在以豐腴為流行的圈子中更受歡迎。
她選的衫裙有花鳥服飾圖案印在帛紗輕柔的織金絲妝花鍛上,花團錦簇,爭妍鬥盛,顯得十分喜慶,同時讓楊玉環增添了幾分成熟女性才有的嫵媚氣質。
日子很快就在婚禮的緊張籌備和預演中過去,這一天,開元二十二年七月中旬,咸宜公主招長寧公主與楊慎交所生的兒子楊洄作為駙馬,在洛陽城舉行普天同慶的婚禮。
第39章 婚禮進行時
黎明的曙光劃破黑暗的長空,駙馬的迎親隊伍已經到公主殿門外。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週末早就把婚禮流程介紹的十分詳細,作為公主一方,靜靜等待迎親隊伍的到來,準備隨時應對各種變化。
唐朝的婚禮禮節,他並沒有太多改動,就算想改,天下人也不會認同。
首先由新郎也就是楊洄,在公主殿前和侍從一起高喊“公主殿下出來”。
隨後楊洄開始念催妝詩:“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裡一枝開。”
咸宜公主別看平時挺大膽的,這會兒小女兒的嬌羞性情就流露出來了。
她躲在殿裡磨磨蹭蹭好一會兒,硬是挪不開步子,直到她的奶嬤嬤提醒她這樣下去可能耽誤吉時良辰,她才乖乖在喜娘和幾個趕過來的眾公主姐妹簇擁下,姍姍走出殿外。
今日她盛裝打扮,一襲紅衣在空中拖著長長的尾巴,由宮女在後面託著。萬千青絲由一隻金鳳釵牢牢固定在頭上。眸中依稀帶有一點頑皮,更多的是羞澀和認真,薄如翼蟬的半透明紅蓋頭和她手裡一把潔白的羽扇擋住了她的臉龐,卻也依稀把美豔的五官輪廓給透露了出來,令她在眾人心目中更多了幾分神秘、朦朧之美。
大家簇擁著她,按照既定的路線,坐上新婚特質玉輦。
啟程後,從公侯世家挑選出來的金童玉女,按規矩在她身後撒五穀雜糧,十餘位內務府官員則負責送銅錢給來圍觀的百姓。
週末是作為公主這邊的送親客身份出現的,他端坐在公主這邊的送親馬車內,看著因為公主的婚禮而變得熱鬧起來的洛陽城,心中不免有點沉迷。
這些古人中,雖然也有如楊三叔那樣的奸滑者、朱三那樣的惡毒者,更多的是單純善良的平民百姓,他們遠不如現代人有學識、擅算計,但卻比現代人要有溫情、更可愛。能跟他們在一起相處和生活,遠比在現代要輕鬆和自在,只可惜這個時代也有屬於這個時代的侷限性,沒有電,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網路,沒有網路遊戲等等,身為一個現代人,在這種地方生活一時可以,生活一輩子還是有點夠嗆。
很快就到位於洛陽城中心的楊府內。
週末在前院移動舞臺的周圍加裝許多簡易桌椅,可以讓百姓坐下來觀看這場盛大婚禮,而主席臺則是三層,按照官位,依次排序。
他認識的人不多,看到壽王這時跟在一位年輕貌美的婦人身後進場,神情顯得恭敬而溫順,因而猜測這位婦人可能是蒙唐玄宗盛寵的武惠妃,亦即壽王的母幻,畢竟依壽王的身份,除了自己的母親,並不需要對任何其他女人以這樣的態度來對待。
最後入場的是當今聖上,唐玄宗李隆基,他略有發福,身形適中,氣質不怒自威,一身明黃龍袍彰顯出他無與倫比的地位。
所有人就座後,週末抖擻精神,走上中央舞臺,朗聲高喊道,“吉時已到,公主婚禮正式開始!”
前院很大,為了讓所有人都聽得到他說話的聲音,他特意自制了一個擴大音喇叭,來放大自己的音量,同時讓幾個負責配合他工作、天生嗓門大的侍衛重複喊一遍。
“有請今日新人,咸宜公主殿下和駙馬楊洄,上臺~”週末對著早已準備就緒的咸宜與楊洄二人,同時也是對著所有人說道。
新人首先需要跨火盆,第一階臺階上便是一個火盆,裡面的火不大,輕易就能跨過。
“玉鳳抬足邁盆火,凶神惡煞兩邊躲。喜從天降落福窩,好日子紅紅火火!”週末見二人走上舞臺後,率先祝福道。
隔著頭巾,週末也能感覺到咸宜公主對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