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l一點、可以愛哈拉、可以吊兒啷噹……這都沒有什麼關係。不必要為了適應社會或周遭而強制扭曲你自己,那隻會適得其反。請找到一個適情、適性、適時、適宜……適合你自己的“真味道”。
賺錢術之五:遠觀(1)
第一檢查點:“什麼不要賺?”
其實,人對自己很少能夠“實估”:通常不是高估,就是低估了自己。高估的人只要看見機會就一頭往裡面鑽;低估的人放著機會一直擦肩而過卻按兵不動。過猶不及都是毛病,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機會應該把握呢?
我認為人的一生中,所謂能夠把握的“機會”,最多隻有3次。25歲開始,每15年作為一個階段,到55歲你還有最後一次“發球權”。過了這個時間點,就別再三心兩意了——守好老本、老伴、老友、老酒,預備養老罷。
這3個“機會”是大的轉折:一個錯過還有一個,3個都錯過,下次再來。每一個“機會”都值得你準備15年的時間去拼搏嘗試,成與不成都可以使你的下一個“機會”勝算更大。當可能的“機會”來臨時,請檢查:
一、要合個性:就是規格要對你的胃口,太大、太小都別碰:就是夥伴要對你的脾氣,勉強將就不長久;就是語言要對你的文法,雞同鴨講太辛苦。
二、要合專長:就是專案要對你的長處,截長就短划不來:就是跑道要對你的本行,越界經營找麻煩;就是模式要對你的經驗,新手上陣多險惡。
三、要合時間:就是你一定要有空!人要有空,心要有空,助手要有空,錢要有空!
完全符合以上“三合”,天、地、人都到齊了,你再考慮放手一搏罷。在“機會”與“機會”之間,還有很多“小機會”。這些小機會你倒不必過度謹慎,無妨大膽嘗試。
“新浪”的老董江豐年先生好像是這樣說的:“你總要常常揮棒,打出去的若干球裡才會有全壘打出現的……”(奇怪,他不是應該舉籃球為例嗎?)
請注意,我說的是“在‘機會’與‘機會’之間”,超出這個兩點之間軌道太遠的就別碰了。
《狂潮》的老闆楊佳月小姐好像是這樣說的:“一條大路直直走,莫要滿地玩野狗……”
至於其他所謂的“機會”,有時推掉一個就省一個,不去賺就是賺了。
第二檢查點:“以後賺什麼?”
時時要想到:“我以後到底要賺什麼?”於是你就會知道,要時時“儲備人生財源”。
和賺錢有關的事,都要有“有教無類”一般的胸襟狂吸廣納,如同一句廣告詞:“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會需要它”。
現在,請檢查自己可以賺錢的本事。
我會不會:語言、社交、儀態、常識、一般技能、專業技能……
我能否處理:孤獨、恐懼、自卑、爭執、誤會、衝突、貧困……
我有沒有:人脈、經歷、健康、青春、資金、朋友、家庭、子女、手足……
仔細清算,然後盡力彌補。補不了的就要靠其他專案的長處“以有餘補不足”,同時在日記上的“自我評量”裡誠實記錄,一定要“知己”。然後?然後就是等待機會。機會在哪裡?在心裡。
第三檢查點:“活錢?死錢?”
現在賺的錢是死錢還是活錢?死錢要多,活錢可少。是錢種子還是錢果實?果實要大,種子可小。“眼光放遠”,那是很多人要你放棄現成利益時的說法,因為他們想要那現成利益。眼光不要一味地放遠,要端看事情的性質而定:看高山遠水固然要高瞻遠矚,看報紙就要戴老花眼鏡!
我有很多“一刀切”的賺錢機會,我會一次搞定,不留餘地。我還有很多“細水流”的賺錢機會,我會用心經營,接續機緣,靜待未來。這一次賺完了,一定要想到“下一次在哪裡”?有規模、有前景的合作伙伴就值得你適度投資,或是犧牲部分眼前的好處,換取將來的後續收益。
當然,在做這樣的評估之時,一定要先衡量自己的競爭力:是不是你的長處?是不是可以做到“無可取代”?產品、價格、關係,三者環環相扣。如果我們實力比人強,價格比人低,關係比人好,那麼機會怎麼跑得掉?
路是人走出來的,而且要越走越寬。得道多助,永遠還有下一次。今天在賺錢,就要想到賺完之後……金錢才能源源不絕!
第四檢查點:“為什麼要賺?”
給自己規劃賺錢的動機,沒有動機的事情必然乏力。有本能的情慾作為動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