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一局。那一局棋; 我執白;而在盤面上他卻先擺上四枚黑子。在我看來; 那四枚黑子無異於四枚死魚的眼睛; 我的白子穿雲鑽霧; 在黑壓壓的黑森林中彷彿流動的霧。大霧; 濃霧; 最 後白茫茫的大霧從盤面上散開; 直到吞淹了整個棋盤; 吞嚥了他的人身; 吞嚥整個世界……
棋盤是死的; 棋子是活的二弟青春夭折; 魂歸永恆的黑的夜。而我; 卻端坐在明亮的燈光下; 用心在書寫關於他的文章。這就是現實。
當物是人非之後; 只有緬懷像幽冥中的花蛇; 正一步步地纏向我; 快樂已隨濃霧淡化; 幸福又如太陽一樣朝來暮去。
哪一顆棋子是他呢?我想。
我掂在手心; 讓冰涼的感覺演繹滾燙的心。二弟; 在我心的棋盤上; 你有一個座標嗎?
我是白色的現實; 實在而虛無,他是黑色的精靈; 虛無而實在。
假如時光倒流; 也許此時此刻我倆還會紋秤對坐; 演繹出生死速遞或河洛天書。
假如你我互換;也許冥冥天國; 而不死的魂靈; 釋然而對;又將是另一番風景?
誰也無權選擇生; 誰也無權選擇死?正如下圍棋之前; 首先猜猜誰是死魂靈的代表——黑色; 誰是太陽神的象徵——白色。
在天道之中; 我該珍惜什麼呢?牆上的圍棋棋盤等待著時光倒流或重逢?
二弟呀你教給我圍棋博奕之法; 卻無法通曉黑白之理;你帶給我空空蕩蕩的圍棋棋盤; 卻留下千古遺恨; 任我追憶。你是黑夜之星; 我是白晝之光。也許; 世上真有一次輪迴; 我願互換先後手。
明天; 我們還會相會圍棋嗎?
朗誦地址:
朗誦者:新浪網友,空谷鳴琴
作者題外話:本文是緬懷我的第一個圍棋老師的故事。曾經發表在《棋藝》圍棋雜誌上。。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三峽之美和棋藝之道
“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之後,作為三峽庫區的一名業餘棋友,在欣喜之餘,更有一種自豪。然而當我剛捧讀《圍棋天地》之《棋如流水》之後,覺得有話在喉,不吐不快;一則為三峽,為故鄉;二則為圍棋,為至愛。
三峽之美,美在峭壁聳峙。夔門如刀削,任憑4000萬年風月只吹拂;群峰似斧剝,窈窕之中,看慣巫山雲雨,聽慣川江號子。那些虛無縹緲的美麗傳說彷彿就在昨天,活靈活現,妙體凸透的巫山12峰,終於撩起神秘的面紗,走向前臺,款款而行,環佩叮噹。。。 。。。如果說過去的三峽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那麼現在的三峽更可親近,還可觸摩。前者之美,美在朦朧遙遠;後者之妙,妙在親切自然。放在紋枰之上,棋手們似乎更可以體會到虛無相生,方圓動靜。
三峽之美,美在巫山雲雨。巫山雲雨,聚峽谷之甘霖,凝川江之神韻;縈繞於巴山蜀水之間,纏綿於鍾靈神秀之際。不僅澤被萬物,而且孕育了詩人得豪邁與沉愁。所以詩仙李白才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激越豪邁,所以才有詩聖杜甫的“楚江巫峽半雲雨,清簟疏簾看奕秋”的悠閒自在,所以才有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相思綿綿。作為一名棋士,也許更是歎為觀止,領會其博大精深的無量境界。
三峽之美,美在人文歷史。在這條狹長的河谷裡,不僅誕生了華夏文化,更是巴人楚人生生息息的沃土。不論是世居峰巒之間的樵夫村姑,疑惑是漁夫船民;不論是智慧孔明,抑或是詩仙詩聖,都為三峽而歌,而吟,而自豪。這厚厚的人文歷史彷彿夔門腳下得千頁岩一樣,不但深厚廣博,而且濃烈醇香,猶如陳年女兒紅。三峽之美,不會因為三峽之水上漲,江面漸寬而少半分,反而更憑添風姿神韻,可謂取環肥之*,燕瘦之根骨。如果,你是遊客,你會緬懷激越,貼近三峽,親近他人,超越自我。正如圍棋棋盤從13,15,17路演繹成19路之後,天地更寬,圍棋更妙。
三峽之美,美在昔日激流險灘,更美在如今平湖泛波。圍棋的生命不僅僅在於奔騰磅礴,激越飛揚,滔滔不絕,勇不可擋,更在於心如止水,有容乃大,無中生有的禪定世界。激流勇進,一瀉千里,奔騰咆哮,是一種層次,一種灑脫。但,平湖泛舟,納星吐月,博大浩瀾,更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寫照。所謂大智若愚,返樸歸真,無中生有,有中生無。如果把昔日的三峽比作一名鬥士,那麼平湖三峽便是修士。先賢們說:平常心是道。李昌鎬如此,吳清源如此。吳先生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