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徐州眼看就是我囊中之物了。”
這事還要從曹操說起。
曹操割據一方,派人迎接在琅琊避亂的父親曹嵩。曹嵩富甲天下,攜帶輜重一百餘車,路過徐州境內的陰平縣時,士兵們貪圖財物,劫殺曹家,殺了曹嵩和小兒子曹德。曹操悲憤之下,率大軍攻打徐州,連破十幾城,所到之處,濫殺無辜,雞犬不留。竟將男女老幼數十萬人驅趕到泗水河中淹死,屍體阻塞河道,致使水不能流。但曹軍到了郯縣時就不戰而退。原因是呂布趁曹操後方空虛,直搗兗州,曹操不得不撤軍。
徐州刺史陶謙病危,當地計程車家大族十分害怕曹操捲土重來。徐州和壽春極近,袁術兵多糧足,軍力還在曹操之上,袁家名滿天下,於是,他們就來拜訪袁術,請他任徐州刺史。這可是天上降下來的大喜事。
周瑜替袁術高興之餘,又很感嘆:家族的背景和名望真是了不起,袁術憑此得了南陽,又要得徐州了。在他身邊,感受著這活生生的事例,受到的啟發是讀書比不了的。
陶謙死後,袁術只等著徐州人來請他,想不到徐州人竟然擁立了別人。
這個人竟是得遇名師而不喜讀書,寧可賣草蓆也要雲遊天下的劉備。
徐州危機時,劉備率兵援救,曹軍退走後,陶謙就留下了劉備,讓他駐紮在小沛。陶謙臨死時,將刺史之位讓於劉備。徐州百姓也擁護他。
周瑜暗自稱奇:劉備不過是個平原縣令,連郡守都沒當過,卻被擁戴為一州之首。由此可見,他真是個深藏不露的英雄人物。
袁術的喜事落空,氣憤不已,跺足大罵:“劉備算是什麼東西,不過是個販買草蓆之徒,只會假仁假義地收買人心。徐州人都被他騙了。”
周瑜望著袁術這樣失態,幾分吃驚幾分灰心:門第觀念這樣重,怎麼能成大事呢?劉備出身低賤,能迅速崛起,必有其過人之處,我們應該敬重他,把他的長處學到手。如果他是敵人,則更要尊重他。連事實都不承認的人,怎麼能爭天下呢?
周瑜想把心裡話說出來,又咽了回去。
成大業的人就要有時心狠手辣,而人性美好、心腸慈善的人往往是命運悲慘的失敗者,這個矛盾是上蒼給英雄們出的最大難題。
跟隨袁術這樣的人,沒有伴君如伴虎的戰戰兢兢,不用擔心兔死狗烹,然而,最終極可能成為他的陪葬品。而跟隨秦始皇這樣的君主呢?成了大業,做了高官,卻動輒就會被誅殺和嚴懲,人性的溫暖蕩然無存。為了一場短暫的富貴,而完全失去了做人的骨氣和主張,褪化成帝王的工具,人與人之間不再有絲毫人性的暖意,這是多少英傑的悲劇和無奈。
周瑜總是這樣,禁不住想一些人類終極性的問題,多數時候都是想不出滿意的結果,徒增苦惱。
這天晚上,周瑜和孫策說起此事,十分感慨。
有的人能和他共圖大業,卻不能做朋友,有的人能和他做朋友,卻不能共圖大業。袁術屬於後一種人。還是速回江東創業才是上策。
在此期間,巴蜀戰區發生了一件大事,益州刺史劉焉將州府遷到成都後,背生毒瘡而死,劉焉的兒子劉璋繼任父職。
從此,周瑜就記住了劉璋這個名字,並留意有關他的訊息。
這一天晌午,周瑜在書房裡讀了一上午的書,感覺陰冷,就到大街上閒逛,享受暖融融的陽光。
忽然,身後有人扯他的袖子,他回頭一看,竟然是那個差點死在他劍下的喬家的門僕牛二。
牛二把周瑜拉到一邊,低聲說:“周公子,我家主母來了,她想見你。”
周瑜大吃一驚,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了。
喬夫人這麼遠來找我,必是有極重要的事情,難道小喬出大事了?還是他們想悔婚。
喬夫人住在壽春城最豪華的福滿香客棧的二樓,很清靜。隨行的除了牛二,還有侍女香兒。她一見周瑜,就讓牛二和香兒到外面守門,把氣氛搞得很神秘。
“公謹,小喬在家裡很好,你不要掛念。”
周瑜稍稍鬆了口氣:“伯母,你這麼遠來,有何貴幹?”
“還不是為了你的前途。”喬夫人笑吟吟的,似乎有喜事,“小喬非你不嫁,你也算是我半個兒子了,你的前途,我們怎麼能不操心呢。”
“伯母,我會努力的,絕不會誤了迎娶小喬的期限。我現在就能把小喬風風光光地接來,但我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留下來輔佐袁術……”
喬夫人揮手打斷了周瑜的話:“我和喬公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