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4/4 頁)
秘密和規律,用在戰場,可能會創造奇蹟。”
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機智勇敢,是個難得的將才。他跟隨孫堅征討黃巾軍,大敗呂布和董卓,都立過大功。孫堅死後,他在袁術的軍營裡,拒絕了袁術的高官厚祿的引誘,奇Qisuu。сom書堅決不離開孫堅的舊部。孫策起兵時,他全力追隨,從不思慮自己安危和前途。
因此,孫策對程普十分尊敬,私下裡將他當作長輩。
周瑜籌建水軍,程普則分管陸軍。
他對孫策和孫權那麼器重周瑜,不以為然,覺得周瑜只是詭詐之計多一些罷了,平日與他相見,頗為不屑。
周瑜很大度,怕孫權夾在中間為難,就從不和他計較。
以前,都是孫策治理軍隊和排兵佈陣,周瑜制訂未來戰略和作戰計劃,各盡所長,合作無間。孫策死後,治理軍隊的重任就落到了戎馬一生的程普身上,但與孫策比,相差甚遠。
對此,孫權十分憂慮。
“公謹大哥,江東要有一個治軍有方的人,這很急切啊!”
“這談何容易啊!治理軍隊,首先要有足夠的德望和權威。只憑這一點,能擔當此重任的人就寥寥無幾。”
“那你的水軍呢?”
周瑜一聽,也愁上眉頭:“我精於智謀和戰略,卻不擅長治軍。伯符一死,這個問題就日益突出了。”
“公謹大哥,你的學識和智慧,江東人士無人能及,這個重任,我看非你莫屬。”
周瑜恍然大悟:“哦,仲謀,你繞了這麼大一個彎,是這個意思。”
“軍隊的治理是打仗的根本,這是頭等大事,交給別人,我不放心,你能放心嗎?這幾年,江東不會有大的戰事,小股叛亂,殺雞不用宰牛刀,我自會率兵平定,無需勞你的大駕。你正好可以潛心研究治軍之術。”
周瑜稍一思想,就沒再推辭,擔當起治軍的大任。
對於儒學,周瑜一度拋棄。近幾年,他又覺得在亂世之中,儒學並非一無用處。
天下再亂,人再沉淪,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對“善”的嚮往和尊敬,只要能夠培養和引導,這種“善”將大放異彩,重新主宰人。
用儒學的“仁”和“禮”來治理軍隊,應該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帶兵,應該像父兄帶子弟一般,無錢糧無升遷,尚是小事,切不可讓他們因擾民而壞了品行,因嫖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