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4/4 頁)
下範築先率領的一支縱隊,範築先率領一批不斷壯大的抗日戰士,直到
1938 年 11 月被圍失敗。範築先受傷,為避免被俘而自殺。
② 保爾森:《華北的抗戰與革命》,第 94 頁。
萬自衛隊。③事實上一直沒有實行系統的經濟改革。大家熟悉的沒收、徵收救
國糧、捐獻和公債與傳統的稅收體制並存,只是對後者加以調整,以照顧較
貧困的農民。
與在北邊相比,共產黨在華中的擴張更充滿與中央政府軍隊發生大規模
衝突的危險。鑑於華北大部分“磨擦”是因共產黨迅速擴張到半真空地區引
起的,中共在華中建設根據地的嘗試要求他們取代與蔣介石和重慶政府有密
切聯絡的現有的國民黨軍政人員。
發展華中根據地的任務最初由第六支隊(皖北和江蘇)和第五支隊承擔,
並得到黃克誠率領的 15000 到 20000 八路軍強有力的支援。當陳毅的第 1 支
隊透過管文蔚的地方武裝提供的走廊由江南到達江北時,他們也積極地參與
了。這一擴充套件是對毛澤東和劉少奇各項指示的響應,這些指示經過 1939 年後
期進入 1940 年時變得愈來愈緊迫了。這使得江北的新四軍與安徽和江蘇國民
黨當局,特別與江蘇省主席韓德勤領導的軍隊之間的衝突變得更加頻繁和尖
銳。
然而,江南的項英並沒有直接向重慶的指揮官們提出挑戰。或許如毛後
來指責的那樣,他曾受王明影響,或許他別無選擇。他的部隊——三個支隊
加上新四軍總部——在數量上遠不及顧祝同的國民黨軍隊,更不要說日軍和
偽軍了。雖然毛堅持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根據地,但上海-杭州-南京三角
地帶是一個罕見的困難環境。項英和他的同伴們於 1934 年至 1937 年間在華
南山區面對殘酷的圍剿——直到抗日戰爭爆發才被取消——以巨大的韌性和
勇氣倖存了下來。能夠經受如此艱辛的人突然成了“右傾投降主義者”,這
似乎是不可能的。項英的“調和”和“妥協”或許更能反映這一地區真正的
力量平衡。然而,到 1940 年春,毛對項英甚至逼得更緊了:
因此,我們均能夠發展,均應該發展。這種發展的方針,中央曾多次給你們指出來了。所謂
發展,就是不受國民黨的限制,超越國民黨所能允許的範圍,不要別人委任,不靠上級發餉,獨
立自主地放手地擴大軍隊,堅決地建立根據地,在這種根據地上獨立自主地發動群眾,建立共產
黨領導的抗日統一戰線的政權,向一切敵人佔領區域發展。①
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爭奪不僅僅是為控制敵後地區而進行的鬥爭。它
還涉及國家的政治、意識形態和領導權。對中共來說,一個令人擔憂的發展
是在整個 1939 年期間提高蔣介石威望和官方權力的運動,在他的黨、政、軍
最高職位外增加了更多的頭銜。1939 年初,中央執行委員會任命他為國民黨
“總裁”,②不禁使人想起孫逸仙以前擁有的頭銜。更有甚者,1939 年夏、
秋之際,出現了有關憲政的講話。11 月,國民黨宣佈了一年後召開制憲會議
的計劃。如果蔣真能兌現人們期待已久的許諾,他和他的政府也許可以獲得
新的合法地位和更孚眾望。
毛澤東和他的同事們不能讓這些發展不受挑戰。如果國民黨要有一個至
高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