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1/4 頁)
為這對中國的未來是必要的。在大範圍的軍事動亂和人民流離中,主要大專
院校選擇了遷往內地較為安全地區的戰略。幾十所高等教育機構的遷徙——
包括遷移計劃,為目的地校址談判,為運送教師、學生、職工、圖書裝置籌
措資金和後勤以及沿途必要的準備等各個階段——本身就是一部激動人心的
傳奇。它的實施需要決心、組織技巧、協調和適應。在戰爭的第一年內學術
界就完成了這一任務,並在這個過程中把現代教育帶進比較不發達的內地。
東部各省的遷移路線各不相同,但都指向西部、西北或西南。幾年前張
伯苓已在重慶獲得一塊校址,以建立南開系統內的第二所中學;因此天津的
南開中學毫無困難地遷到了它的重慶新校園。另一方面,南開大學由教育部
命令與北大和清華合併,起初在湖南長沙組成臨時大學,然後從 1938 年的晚
些時候開始在雲南昆明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其他北方大學,包括北洋工
學院,遷往西北,並在西安合併組成戰時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成都華西協合
大學的校園成為其他七所教會大學的家園。還有一些其他學校單獨遷移,每
一所都在完全陌生的新址重建:例如,國立浙江大學在貴州山城遵義單獨辦
學,國立中央大學則在重慶郊區。①
表 9 戰時教育機構的損失
國立
省立
大學和學院
數量
23
16
損失(中國元)
37003467
8045919
私立(包括教會大學)
據報損失總數
38
44171005
89220391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隨他們的學校遷移,教師也是如此;戰爭
的破壞使 1937—1938 年成為受挫和損失之年。1938 年全國學生註冊總數比
1936 年減少約 20000 人,而教師數量減少約 2000 人,分別降低約 50%和 30%,
當時高等院校的數量則減少到 91 所。②從物質和心理方面看,更具毀滅性的
是被損害或破壞的校產的損失並非由於戰爭的機運,而主要由於日本軍人的
蓄意行為。戰爭開始時以南開大學為目標的轟炸使它淪為一片廢墟,這一破
壞已廣為人知,但幾乎所有的其他學校在日本佔領期間也因轟炸或破壞性使
用,而蒙受財產損失。據教育部彙編,到 1940 年底高等教育機構在建築和設
備方面的損失示於表 9。①
① 莊澤宣:《抗戰十年來中國學校教育總檢討》,載《中華教育界》新 1 卷第 1 期,第 3 頁;又見《教育
雜誌》第 31 卷第 1 期(1941 年 1 月 10 日),抗戰以來的高等 教育特輯。
② 莊澤宣:《抗戰十年來中國學校教育總檢討》,第 3 頁。陳立夫:《四年來的中國教育(1937—1941 年)》,
第 3 頁。陳立夫接著又說,在校學生減少的部分原因是一些學生參加軍隊或與戰爭有關的工作,見第 29 頁。
① 陳立夫:《四年來的中國教育(1937—1941 年)》,第 22—26 頁。因為得不到 10 所院校的資料,而且
有些數字只報告裝置損失,此表不完全。
相比之下,官方報告的 1940 年國家直接稅收入僅為 92441020 元。②然而
面對如此重大的破壞,學校生存下來了,並努力繼續發展。恰在數量增加之
時,嚴酷的戰時條件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學術活動的質量下降。院校總數從
1937—1938 年的低點 91 所開始上升,超過了 1936—1937 年的水平,在 1940
年達到 113 所。1945 年戰爭結束時,高等院校已增至 145 所,同年註冊學生
增加到 73669 名,③再次達到戰前高峰年份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