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4/4 頁)
①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 年 12 月 27 日)》,《毛澤東選集》第 1 卷,第 137—162 頁。在
《毛澤東選集》上用的詞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我認為,和兩天前的《中共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
黨的任務決議》(《毛澤東集》第 5 卷,第 26—28 頁)一樣,毛澤東在 1935 年原來是講國防政府。
② 《毛澤東選集》第 1 卷,第 245、257—258 頁。
③ 見 1936 年下半年的許多信,《毛澤東書信選集》,第 30—97 頁。
④ 《毛澤東書信選集》,第 78—79、87—90 頁。
① 《毛澤東書信選集》,第 95—97 頁。
② 關於這一連串事件的詳細情況和進一步的論述,見本書第 12 章(萊曼?範斯萊克著)。這個說法根據我
1982 年 9 月 10 日和 23 日先後分別與胡華和李新的談話。
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1937—1940 年
儘管毛澤東在 20 年代和 30 年代的著作中就偶爾觸及哲學問題,他第一
次認真地研究馬克思哲學卻是在 1936—1937 年的冬天。埃德加?斯諾曾記錄
下毛澤東為了貪婪地讀那一摞剛剛到達共產黨首都保安的蘇聯哲學著作的中
譯本,而中斷與他的會見;這些會見的談話將成為他的自傳的基礎。讀了這
些書籍以後,毛澤東幾乎立即做了一系列關於辯證唯物論的講演,現在以《實
踐論》和《矛盾論》而聞名的著作,原來就是這些講演的結束部分。①
當然,在中國,1949 年以來,只有《實踐論》和《矛盾論》正式出版,
分別出版於 1950 年和 1952 年。可是,毛澤東確實在 1937 年講過一門有關
辯證唯物論的課,當時的證據是確定的,無可辯駁的。②因此,有一定重要性
的是,當斯諾在 1965 年向毛澤東問到這一事情時,毛澤東否認《論辯證唯物
論》是他所作。③誠然,他通常寧願人們只讀經他自己審定、認可的版本,不
過為了免去找麻煩,他經常不去直截了當地否定那些他不再認為是合適的東
西。
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很敏感的原因並不難找。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的
理論家和哲學家的聲望,從列寧活動的時期開始,在共產主義運動內就被看
作領袖人物的一個必需的條件。沒有疑問,為了確立他在這一方面的憑證(正
如斯大林在他之前試圖做過那樣),他本來做過這些講演。他在黨內的對手
都在莫斯科受過教育——他在以後的五六年中要與他們進行連續的較量——
因此他感到他易於受到指責,說他不過是個農民游擊隊的領袖,沒有掌握馬
克思主義的理論,沒有處理抽象範疇問題的能力。可是很快變得很明顯,毛
澤東所作辯證唯物論的講演沒有有效地起到所期望的作用。講演的很大一部
分(特別是前面幾節)等於抄襲蘇聯資料,而毛澤東用他自己的話表達的地
①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抗戰大學》第 6 期至第 8 期(1938 年 4 月至 6 月)。這部分教材包
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前六節。不知道這部著作的其餘部分是否也在《抗戰大學》連載。第二章第七至十節
被編入文化大革命時期出版的《毛主席文獻》,前兩章'缺第二章第十一節(相當於“實踐論”)'被編入《毛
澤東集》第 6 卷,第 265—305 頁。後來出現的這部著作的兩種版本,收入了《實踐論》原文,其中之一還
收入相當於《矛盾論》的第三章。全文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