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書便是這其中的一員。
多年不用劍術,再用時舉世皆驚。
這是楊汐晴對他的評價。楊汐晴在古墓中精研獨孤劍意,有進無退,有攻無守,漸漸的,一套絕世劍術初見雛形。還剩一路破槍式。
皆因古墓中厲害的槍術秘籍太過稀少,所謂日刀月劍一輩子槍,槍術最為難練,一旦練成,也最為厲害。嶽武穆的“瀝泉神槍”縱馳南北,橫絕宋金兩國而無敵手,威力之強,便可見一斑。
且說青書“純陽無極功”大成之日,功成的姿勢委實太過……
雖然劉伯溫、楊汐晴、蘇若雨三人都未知覺,但他卻做賊心虛,順口便引用了一段昔年看過的一本牛書中的名句,可說是十分拉風。
但這句話卻讓楊汐晴掩嘴而笑,也起了爭鬥之心。乘著青書做賊心虛沒有設防,“破劍式”應手而出,攻向青書七處大穴。
青書飄然後退,折了一根松枝,運使太極劍術,劍意綿綿不絕,結成太極劍圈,與楊汐晴鬥了個不亦樂乎。昔年他無法貫通太極劍,皆因難能持久,劍意多有斷絕,太極劍圈極易破裂。但此刻內力一通,一根松枝在手,腦中便陡然生出種種不可思議的變化來,竟以一碰即斷的松枝擋住楊汐晴手中利劍,五十招後,更是佔得上風。
及至此時,他恍然大悟:“原來太師傅早就悟通絕頂劍術,只是這劍術要求委實太高太高,爹爹和六位師叔是難能學會的,故而太師傅以十年之功化繁為簡,端的是用心良苦!”
想到此處,他心中不由感嘆,自己不過照搬他的劍意,便能有如此成就,張三丰學究天人,委實是一代宗師。
奇才與宗師,差別就在此處。
第一百八十二章 … 少林
太極拳劍,輝耀千古;立武當玄門,流芳百世。
自“純陽無極功”大成,青書於太極之理也是大有感悟,豁然而通。也愈發感嘆張三丰學究天人,深不可測。
這一代宗師以大毅力束髮出家,開創武當一脈,自武當長拳而始,分花手、柔雲劍、震天鐵掌、神門十三劍等一套一套的武學橫空出世,可說是窮思竭慮,苦心孤詣。張三丰於四十年前便已號稱天下第一,無敵宇內,向無對手。然而,他所悟武學委實太過高深奧妙,太極之理更是合乎天地自然,極難領悟,資性、內力稍差者便終生不得門徑,故而閉關十數年,只為創制兩門絕技,彰太極之意,以為武道絕詣之鎖鑰。
如果說四十年前的張三丰乃是天下第一的奇才,現在的張三丰,則是當今之世獨一無二的大宗師。
…………………………無敵分割線………
青書坐在路邊茶棚的角落裡,怡然自得的喝了一口茶水。驀地伸出右手兩指,向下一撈,輕輕一夾,正正夾中劍尖,他微微一笑,一運指力,木劍陡然從腰間跳起。
要知這柄木劍被青書腰帶緊緊束著,要取出勢必得往上抽出,然則青書卻是從下至上,手指搭住劍尖,以太極之理畫了一個弧線,自縫隙間拔出木劍,這手功夫委實是妙到巔峰。
卻見他手指一鬆。木劍陡然下落,青書反手一抄,握住木劍劍柄。悠然一挽,劃出朵朵斗大劍花,桌上一根筷子根節節寸斷,竟被切成三十六段。
青書大感有趣,哈哈一笑,丟擲一錠銀子,伸出手掌,悄無聲息地將銀錠拍進桌子。揚長而去。
走了約莫七八日,已入莆田地界,正是南少林坐落之處。
青書廣袖飄飄,不遮不掩,大搖大擺的一路上山。
少林寺三個大字迥勁有力,鐫在山門那塊大匾之上,讓人望之肅然起敬。
兩個持棍武僧身子筆直。站在門前,低眉斂目,單手合十,神情肅穆。
青書含笑立在遠方,暗道南少林實力較之北少林可是要雄厚多了,連兩個看門武僧都有這等功力,瞧他倆半晌巋然不動。顯然禪功不弱,定力非凡。青書當即將渾身氣勢斂起,渾不起眼,遠遠望去,便好似一塊人形大石一般。
“既然來了。便光明正大的從正門走進去,偷偷摸摸地也忒沒風度。”他心中如是想道。念頭一動,便已飛掠而出。
一陣清風晃過,兩個武僧悚然而驚,猛地睜開雙眼,四下張望,卻什麼都未看見。右邊那位武僧合十道:“罪過罪過。”左邊那武僧奇道:“師兄。何罪之有?”
右邊那武僧道:“你我原本心如止水,此刻泛起漣漪。卻是不該。”左邊那武僧笑道:“非也,清風徐來,若水波不興,卻是不該。卻是風在動。”
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