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1/4 頁)
豈知此時地楊廣,卻好象比張鎮周更感奇怪:“勝負之數竟只是五五對分?張將軍何出此言?朕可還記得,將軍曾經說過,我大隋佔得天時,蕩平偽魏,也是不在話下的啊。”
其實楊廣真正相信這次出征。己軍必勝,倒非緣自張鎮周的那番分析,而是因為,在原來的情節之中,李密就是被寇仲和張鎮周這幫人打敗的。現在這次也是原班人馬上陣,而且自己還沒像王世充那般加以制肘。所以這次李密也完全沒可能扭轉命中註定的慘淡結局。
而且,如果這次能將李密趕跑,甚至把他給幹翻,那麼老子豈非可以順便將那一溜子的瓦崗猛將,都招降到自己地旗下,充作金牌打手,幫老子擴土開疆,打下一個大大的江山?
自己……或許真的能將那幫煞星們都招攬過來,畢竟他們也是人,也都向往光明的嘛!
楊廣一想到自己的旗下,很可能多出這麼一票牛烘烘地金牌打手,他的熱血就沸騰了!
嗷嗚!霎時間,一聲很興奮很激昂很得意很囂張的嚎叫便在楊廣的心中吼響起來!
楊廣在這裡越想越興奮,而下邊的張鎮周聽到楊廣先前那話,卻是面露苦笑,他看向楊廣,嘆息著說道:“陛下,並非微臣妄自菲薄,微臣先前那番話,從大局統籌上來說,自然有點道理,只是這兩軍對壘,決勝沙場,卻非同泛泛,有時候,往往因為一些微細事情地影響,便能使雙方勝負相易,進而改變整個局面的態勢,教人使盡手段,亦是難以收拾。”
楊廣點了點頭,深以為然,那個傳說中的一塊馬蹄鐵地故事,他可是如雷貫耳的啊!
“陛下,非是微臣自滅威風,”張鎮周又繼續苦笑著說道,“可是觀之李密逆賊,這數年用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儼然已是當世兵法大家,便是將他恨之入骨的敵手,論及當世兵家用兵之奇的時候,亦是首推李密逆賊,由此可知,此番征戰,實難九拿十穩。”
楊廣心中卻在忖道:李密用兵,確是有些鬼神莫測的味道,可惜他現在遇到的,卻是他命中的剋星寇仲,他是註定要敗在這個天才橫溢的帥才地手下,成為成就寇仲的踏腳石。
但是面對有些悲觀的張鎮周,楊廣卻是不好直接跟他說:老張啊,這個寇仲,他乃是李密神話的終結者啊!所以,這個消滅李密的任務,你就放心地交給他吧!
楊廣可以肯定,如果自己真地這麼說的話,自己絕對會被診斷…………腦袋又有問題了。
真是傷腦筋啊!楊廣皺著眉頭忖道,看來,得快點讓眾人看清寇仲地才幹才行啊,不然豈能貿然地將這個與自己有親戚關係的猛男提拔上來,畢竟現在不同太平日子,要防著別人有意見,說閒話的啊,而且,長久的讓寇仲這火力威猛的金牌打手閒散,也是浪費資源嘛。
楊廣瞧見張鎮周神色有些氣餒,便笑聲寬慰道:“將軍無須如此擔心,李密逆賊雖然有些謀略,但也非是無法擊敗,否則此時他早已攻下洛陽。朕曾聽說,李密逆賊,他所憑之橫行十郡之地,多是因為帳下有兩大得力臂助,一為沈落雁,一為徐世績。如今沈落雁已困於朕之深宮,已可剔除。而徐世績此人雖是文武雙全,但現在缺少沈落雁這軍師智囊,也是孤掌難鳴,只要此次出征將士同心協力,奮勇殺敵,自可馬到成功,凱旋而歸。”
楊廣也只是堅信寇仲絕對會克住李密才敢這麼說,如果現在的瓦崗之主,換做徐世績的話,楊廣可就有點忐忑難安了,因為寇仲雖也是天生帥才,稟賦驚豔,但畢竟還是新手,而與寇仲同一資質的徐世績,卻已征戰沙場多年。
況且,在原來的時空之中,那徐世績歸降李世民,獨當一面之後,他便真的說得上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以這麼說,也就是那以後,與徐世績對壘沙場的敵人,便只剩下了一部歷史,一部自己的血淚史了!因此,如果寇徐兩雄相爭的話,鹿死誰手,那可真是難說。
楊廣至今還記得,自己在原來的時空中,學習鑑別古畫的時候,曾經接觸到一副著名的政治畫的後世摹本,那便是唐朝的凌煙閣畫像,在上面,便有徐世績生平的簡單記載…………
英公李世績(原姓徐,李姓為皇帝的賜姓),原為瓦崗軍大將,少年從翟讓起兵,翟死後跟隨李密。李密降唐後成為獨立勢力,但仍堅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淵稱為“純臣”。遭竇建德進攻後,因父親被竇擒為人質不得已投降。密謀暗殺竇重歸唐朝,但未能成功,僥倖逃走。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又擔任主將滅徐圓朗,隨李孝恭滅輔公佑。拒絕李世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