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子幾乎悉數充兵,為了保障後勤供給,乃至役及婦女。諸葛亮“空勞師旅,無歲不徵,未能進咫尺之地,開帝王之基”,反而“使國內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張儼《默記·述佐篇》。,引起蜀中士民的普遍不滿,在此局面下,一生謹慎持重的諸葛亮當然不敢受漢禪。隨著星落關中,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其“自取”的目標最終未能實現。為了北伐,諸葛亮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其真實目的又是什麼呢?除了世人一致敬仰的“忠心”以外,是否還有極其隱蔽、不易識破察覺的“私心”?當然要揭開這層厚重神秘的面紗絕非易事,正如白居易在《放言五首並序》詩中所云: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其實,人的慾望與追逐的目標是會隨著主客觀條件的變化而不斷改變的。即如曹操“亦未遽有覬覦神器之心”《廿二史劄記》卷六“荀彧傳”條。,他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曰:其初起兵時,僅“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三國志》卷一《武帝紀》注引《魏武故事》。操之“不遜之志”,是在其“三分天下有其二”時,才逐漸萌生的。諸葛亮遭逢亂世,幸遇明主,初必竭盡全力酬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然“後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三國志》卷三十六《趙雲傳》。,又掌握了蜀漢全部的軍政大權,其是否能心甘情願地輔佐幼主,就很值得懷疑。漢魏之際,五德終始說盛行,皇權衰落到極點,君臣名分的綱常倫理亦遭到嚴重破壞,這就給權臣受九錫與禪代鼎革提供了政治土壤與輿論導向。在此歷史背景下,一旦時機成熟,諸葛亮效仿“漢魏故事”,在蜀中築起受禪臺亦是極有可能的。
千百年來,人們幾乎無一例外地把諸葛亮奉為中國古代社會忠臣賢相的圭臬,而筆者卻透過上述分析得出諸葛亮可能“自取”的結論,這是否有損於諸葛亮的形象?
我認為,倘若諸葛亮取代蜀漢王朝,自己登上九五之尊,即如同曹氏代漢、司馬代魏一
樣,屬於正常的易代更祚。在封建的綱常倫理、正統觀早已被否定的今天,再去討論所謂權臣“篡位”問題,已毫無意義。連古代有識之士都認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自古已來,能除民害為百姓所歸者,即民主也”,《三國志》卷一《武帝紀》注引《魏氏春秋》。所以我們現在來評價王莽、曹操、司馬昭等人的歷史功過,都不會迂腐到再以其是否篡位作為評判的標準。對諸葛亮而言,當然亦應同理。
客觀地分析,諸葛亮代漢稱帝,不僅不能視為罪狀,反而應視為順應了歷史的潮流。“天厭漢德久矣”,《後漢書·孝獻帝紀》“論”中的這句話,極其準確地顯示出當時社會輿論的主流傾向:東漢王朝腐敗透頂,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天下鹹知漢祚已盡,異代方起”同上。,這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發展之必然,誰也阻擋不住。
既然漢朝氣數已盡,漢家天子還值得輔佐嗎?既然不值得輔佐,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自古以來,帝王寧有種乎,大凡亂世之際,定是自負雄才偉略者風雲際會之時。東漢末年的形勢是“郡郡作帝,縣縣自王”,誠如曹操所言:“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三國志》卷一《武帝紀》注引《魏武故事》。袁紹、劉備、孫權等人皆罵曹操是漢賊,其實他們自己也不想當漢臣,也想稱帝稱王。諸葛亮才智謀略並不弱於曹操、孫權、司馬懿等人,他手中又握有“自取”的先帝遺詔,若天假以年,諸葛亮長壽,且北伐成功,克復中原,諸葛亮本人,抑或其子孫,受九錫,登上皇帝寶座豈非順理成章之事,我們又何必為之而驚訝呢!
諸葛亮袖手關羽“走麥城”辨析(1)
《光明日報》“史學”版(2004年12月14日)等報刊曾摘錄過我的《諸葛亮擇主與拜相再認識》一文,不久,眾多網站紛紛轉載,並將題目改為《諸葛亮借刀殺關羽》。此文被各網站及眾多媒體刊載報道後,引起了廣大文史愛好者及學術界專家學者的強烈反響,大都表示無法接受拙文的觀點。山東電視臺“放言天下”欄目對此進行了專題討論,並於2005年2月22日對我進行了電話採訪(詳見本章附錄2)。為此,筆者再作辨析,冀望能將這一問題的探討引向深入。
專家們最主要的不同見解是,關羽攻打襄樊的前期,擒于禁,斬龐德,把曹仁圍困在樊城,軍事上節節勝利,諸葛亮沒有必要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