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成一系列的失誤。結果火燒赤壁,“困於周郎”蘇東坡:《前赤壁賦》。,遭到慘敗。然而操並不引咎自責,他反而旁敲側擊地譴責眾謀士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國志》卷十四《郭嘉傳》注引《魏書》。其實郭嘉即使在世,其奇計良謀能否為操所納,亦很難說,因操此時位尊權重,已不像初期那樣禮賢下士、虛懷若谷了。
公元211年,曹操統率人馬攻馬超於潼關。謀士們都認為“關西兵強,習長矛,非精選前鋒,則不可當也”。但操卻不以為然,以為“戰在我,非在賊也”《三國志》卷一《武帝紀》注引《魏書》。,似乎這次戰爭的主動權全由他掌握了。結果全軍潰敗,自己也險些喪命長矛之下。事後他不但不承認其戰術之錯誤,反而在眾將面前自我解嘲道:“今日幾為小賊所困。”《三國志》卷一《武帝紀》注引《曹瞞傳》。
一些賢士本準備歸附曹操,亦因操驕矜自伐,輕視人才,結果反把他們推向敵方。如益州牧劉璋的使者張松原打算把西蜀獻給曹操,但由於曹操對張松簡慢無禮,“松還,疵毀曹公,勸(劉)璋自絕,因說璋曰:‘劉豫州,使君之肺腑,可與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連好先主。”《三國志》卷三十一《劉璋傳》。結果劉璋轉與劉備相結,使得曹操喪失了唾手可得的益州。無怪習鑿齒在評論曹操拒納賢士張松時指出:“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者也。”《三國志》卷三十一《劉璋傳》注引《漢晉春秋》。
東漢末,漢中“戶出十萬,財富土沃”《三國志》卷八《張魯傳》。。是魏、蜀必爭之地。公元215年,曹操率大軍平張魯,定漢中,因而使“蜀人望風,破膽失守”。當時劉備得蜀日淺,蜀人尚未歸附,而又懼曹兵來臨,一日發生幾十次騷動,劉備斬之,亦不能安定。劉曄獻策道:“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卷十四《劉曄傳》。司馬懿亦力勸曹操:“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卷一《宣帝紀》。然而曹操既不接受這一建議,又不慎選良將固守漢中,作日後圖蜀之準備,竟用“但知任勇”、不能“行之以智計”的夏侯淵為徵西將軍《三國志》卷九《夏侯淵傳》。,委以鎮守漢中之重任,結果為劉備所乘,拱手將漢中送予劉備。故裴松之言:“(曹操)不用劉曄之計,以失席捲之會,斤石既差,悔無所及。”《三國志》卷十《賈詡傳》。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曹操用人政策再評價(2)
曹操在軍事中屢遭挫折,不但不自省,反而斥責謀臣:“頻年以來,不聞嘉謀。”《曹操集·求言令》。其實並非謀士沒有奇策良謀,而是曹操驕矜自信,輕視人才,使良謀奇策無所用也。
2。嫉才害賢,剪除功臣
曹操推行“唯才是舉”的政策,確實選拔了一批人才,在其起兵之後,賢才奇士爭奔歸附。但在曹操統治地位確立之後,他就開始嫉才害賢,甚至採取血腥的屠殺手段,在他的屠刀下,許多士人慘遭殺戮。綜合被害士人,大致可分三類。
其一,透過暗殺或羅織罪名以剪除功臣。
荀彧是曹操打天下最得力的謀臣之一。曹操出外征討,常以荀彧主持中樞大政,做到足食足兵。官渡決戰,曹操糧盡欲退,獨彧獻奇策,使曹軍轉敗為勝,大破袁紹。故曹操讚歎他是“謀殊功異”、“略不世出”、“吾之子房也”。建安十八年,董昭等擬勸曹操進爵魏公,受九錫,就商於荀彧,荀彧認為現實政治對曹操稱公很不利,主張暫時維持東漢朝廷。但曹操此時功業日隆,想取漢而代之。荀彧的反面意見使他“心不能平”,曹操南征孫權,至濡須,“彧病留壽春,操饋之食,發視,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後漢書》卷七十《荀彧傳》。荀彧終被置於死地。
婁圭(字子伯)年輕時和曹操交厚,“後歸曹公,遂為所用,軍國大計常與焉,劉表亡,曹公向荊州。表子琮降,以節迎曹公,諸將皆疑詐,曹公以問子伯。子伯曰:‘天下擾攘,各貪王命以自重,今以節來,是必至誠。’曹公曰:‘大善’,遂進兵。從破馬超等,子伯功為多,曹公常嘆曰:‘子伯之計,孤不及也。’”《三國志》卷十二《崔琰傳》注引《吳書》。後來婁圭只因跟隨曹操父子出遊時,看到曹操車馬儀仗甚隆,故講了一句“此家父子,如今日為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